不接受李成儒挑刺,张国立正面刚,老戏骨玩不起?

2019-11-16     扒卦者

《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终于让两位戏骨男演员同台竞技——最新一期节目中张国立和郭涛上演一段秦王朝的政权之变,将自嫪毐篡位,吕不韦牺牲力保嬴政王位这段历史戏说片段加以舞台化的处理,位观众带来舞台剧《父·王》。

张国立从艺50年,演技早已经是炉火纯青,他扮演的“吕不韦”无论是节奏还是情绪酝酿还是爆发力,都相当精准,展现了戏骨级别的扎实演技。

尤其是最后张国立刻画“吕不韦”极其复杂的内心,可谓是入木三分。将“吕不韦”为人父但又不得不牺牲自己力保嬴政江山稳固的内心冲击,在细腻又极具爆发力的表演节奏中,和盘托出。

舞台剧的最后一幕,是张国立十分悲壮却又释然的念着史册中关于“嬴政”赐死“吕不韦”记载。与此同时,扮演使馆的文淇,也跟着张国立一同念史册记载的同样的台词内容。

于是出现一幕是,张国立和文淇几乎是同时念台词。

但,正是因为这个细节,被李成儒抓住了。所以当别的观察员或是导演,一水的夸赞张国立后,李成儒偏偏要挑刺,开始针对张国立跟文淇同时念台词的细节处理,提出意见。

李成儒上来就直接亮出意见,直言张国立在喝完那杯酒之后就要停止表演,而不是继续去念那段记载的台词。

李成儒认为,正因为张国立念,文淇也念,导致两人声音重叠下,整个戏感被搅乱了。

张国立显然没料到李成儒会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所以忙于解释,原本这些词都是自己念得,可后来团队考虑下来,觉得应该由文淇扮演的使馆来念,于是就出现同时念的情形。

并且,张国立提到之所以这样处理,其实是采用了影视剧都会用到的拍摄后期手法——声音的叠化。

然而,面对张国立的解释,李成儒还是不满意,继续反驳张国立,直言就算是采用了叠化的方法,但是两人也不应该声音同步的如此准确。并且随之李成儒给出意见:张国立念前两句,从第三句开始再由文淇继续。

台上的张国立还是不认同,开始反驳李成儒,直言他之所以听着别扭,是因为文淇是女孩,换成男声再跟自己声音叠化后,便不会出现别扭的感觉。

然而李成儒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再次反驳张国立,不承认是男女声音不同的问题,继续坚持张国立应该从第三句台词开始就不该念,改由文淇接力。

说到这里,气氛已经很紧张,然而面对李成儒三番四次的反驳,张国立最后也没有妥协,没等李成儒反驳完,张国立打断李成儒,回怼一句:那也奇怪!

并且张国立连续回怼了李成儒两句:那也会很奇怪!张国立始终认为,就算如李成儒说的自己只念前两句,观众也会奇怪,并认为这样也接不上。

眼见李成儒和张国立争执不下,导演连忙打圆场,解释说根据戏中情节,就应该是吕不韦先说,然后再有使馆继续说。其实导演的说法,就是张国立一开始的解释:声音的叠化。

面对导演第三方的解释后,李成儒也不再继续针对台词问题,选择作罢。这段插曲关于专业细节的讨论,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意义,对于观众而言只是看到了张国立演技不错,所以像台词这些小事,不会在意的。也只有李成儒会格外针对,跟张国立辩论的面红耳赤。

李成儒今年算是彻底火了一把,从《演员请就位》中炮轰郭敬明作品,犀利点评演员开始,他带了一波热度话题。所以《我就是演员》也看重了李成儒犀利说实话的点评风格,邀请做嘉宾。

而李成儒倒也明白自己的“人设”,所以在《巅峰对决》中充分发挥个人点评特点,从李宇春,到舞台剧的剧本细节,逐一道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和意见。

但没想到李成儒今晚会敢直接对张国立的表演说实话!不留情面的指出张国立的问题。要知道张国立可是整季节目中的王牌,老戏骨的他第一期就说自己不需要上这样的节目来证明自己。

也因为张国立资历够老,而且他本人演技也确实炉火纯青,所以每每当张国立演完,台下无论是资深导演还是点评嘉宾,一水的猛夸张国立。

本身业务能力过硬,从艺50年的底气,让张国立收获掌声和专业大导演如李少红,陆川,许鞍华,张纪中等的崇拜赞美时,虽然表面上张国立很谦虚,但内心却是很受用的。毕竟,人家却是有那个资历和能力在,担得起这样的高评价。

所以,享受惯了赞美和好评的张国立,很大程度上会认为李成儒今晚不依不饶的点评反驳是在挑刺,因此最后张国立瞬间打断李成儒仍在反驳的话,看出张国立内心的不爽和不愿意。

可是,不接受李成儒的挑刺,正面刚的张国立是玩得起的表现吗?诚然老戏骨确实资历够深,演技老辣,但细细说来李成儒的点评也不无道理,就算用声音叠化的手法,但毕竟这是舞台剧不是影视化的处理啊。

面对同行的意见和看法,张国立其实不应该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反驳甚至最后回怼,有时候针锋相对的讲理,不如虚心接受更能获得观众的认同。毕竟如今的观众早已不是看热闹,也会有思考和辩证能力。

而且今晚李成儒还提到一点,《父·王》这个舞台剧改编所存在的大问题,那就是剧目中将“吕不韦”改编成了“嬴政”的亲生父亲。但实际上正史不是这样,《父·王》改编不是问题,最后应该跟观众点评才是关键。

而李成儒的观点,得到了李立群的认可,是的,正史和戏说是有区别的。影视化处理虽然可以改编,可以天马行空,但最终应该有所点破和提示,否则就是误导观众。

所以,不要看李成儒似乎总是爱抬杠,认为他喜欢挑刺,老爱跟别人唱反调。但其实李成儒很多观点很有道理,并且他专业性的观点,也代表了其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7ildW4BMH2_cNUgYF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