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隐士交不起房租纷纷离去,没赚到钱还有脸隐居?

2024-01-01   张桃子

原标题:终南山隐士交不起房租纷纷离去,没赚到钱还有脸隐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寥寥十字,道不尽诸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东晋时期,陶渊明忍受不了官场的黑暗,选择了清苦的田园生活。在这里他以苦为乐,写下了多少流传千古的名篇。

千年以后,迫于生活的巨大压力,有一少部分人来到了陕西终南山,开始隐居生活。

但随着隐居的人越来越多,房价也水涨船高。这些交不起房租的隐士们,只得纷纷离去。对于这种现象,有些网友犀利地评论没赚到钱还有脸隐居?隐士逃离终南山的背后,是人们心底最后净土的消失。

终南山的前世今生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由于仕途的不顺,选择归隐田园。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平静与美好。

在现实生活中,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郊外山区。这里重峦叠嶂,风景宜人,恍若人间仙境一般。看到这里的美好景致,人们心中不由得涌起隐居的冲动。

而著名诗人陶渊明笔下的南山,应该位于如今的江西省。但名字上的巧合,也给终南山带来了更加响亮的知名度。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人们熟悉的寿比南山,指的便是如今陕西西安的终南山。早在古代,这里便是无数文人骚客向往的人间仙境。

在《左传》当中,便有对于终南山险峻地势的记载。当地属于半湿润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再加上众多文明古迹交错其间,使得这里成为一个难得的世外桃源。选在这里隐居,不光可以远离世俗的困扰,还能够拥有很好的生活体验。

从古至今,人们若想过上隐居的生活,终南山变成了他们的首选。在历史记载中,历朝历代前往终南山的隐士约有五千余人。

像人们熟知的道教创始人老子,便在这里隐居过很长一段时间。而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在入仕之前也隐居在这里。

著名诗人王维隐居在这里,更是写出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千古名篇。

如今,终南山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来到这里,希望在喧嚣的日常生活之余找到一片难得的净土。

但随着人们蜂拥而至,终南山也不复往日的宁静,变得世俗而喧嚣。

因此如今若是有人想要来到这里隐居,恐怕并不是真正想过上平静的生活,只不过是为了逃避现实罢了。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给他们的压力也并不小。

隐士来此原因各不相同

随着终南山的名气越来越大,许许多多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里。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终南山的隐士竟有5万人之多。

最开始来到终南山的隐士,往往对道教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这些人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选择来到老子生活过的地方,静静思考困扰自己的种种难题。他们大多不与人交往,独自过着清贫的日子。

但还有一部分则是迫于无奈来到这里。他们之中有的欠了大笔的债务无力偿还,面对家人的指责和讨债者的恐吓,选择逃到这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终南山清幽的环境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有些人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拾了生活的勇气,选择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当中。

终南山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临时的避风港,但绝不是永远的幸福港湾。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批网红也来到这里。他们渴望模拟出古代隐士的生活模式,以此来吸引网友的注意。

这样的隐士并不会在终南山长住,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来这里一次,拍摄了足够的素材后就迅速回到自己的家中。

还有些人则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希望在这里找到赚钱的机会,实现自己一夜暴富的美梦。

隐居生活实际并不容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上隐居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古代没有如今便利的水电,在山野之中搭上一个草屋就可以居住。而在城市中生活惯了的人们,根本无法接受没有电和网络的生活。

早年间终南山有不少废弃的房子,一些隐士便选择住在这里。他们靠当地村民的接济为生,过得彷佛乞丐一般。而其他隐士,则会选择租住一个便宜的房子,用很少的钱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

一年200元左右的房租,绝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负担的起。因此终南山也成了逃避世俗之人的一片乐土,在这里他们用几千元就能生活一年。而这短暂的幸福,也随着当地的迅速发展悄然消失。

很快,当地的居民看出了民俗的商机。他们修建了大量的房子,并做了基础的装修,希望能够接待更多的游客。一时之间,终南山的房租从几百元飙升到上万元。和小城市相比,这样的房租一点也不便宜。

于是迫于房租的压力,不少终南山的隐士再一次选择逃离。自此这些人也知道,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

不少网友得知隐士离开终南山的消息,表现出了明显的嘲讽态度。没赚到钱还有脸隐居?短短的一句话说中了无数隐居者的心事。

他们很难想到,自己本就是在生活中遭受了惨痛的打击,这才来到终南山隐居。而现在,自己连隐居的资格都没有。

消极避世很难获得幸福

但终南山隐士的逃离,并不仅仅是因为当地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而是与隐士们的性格有着很大的联系。

在古时候,文人志士由于才华得不到别人的赏识,万般无奈之下才选择来到终南山隐居。他们的选择既有着对外界的浓浓失望,又有着对自己内心追求的执着。他们并非不愿意积极努力的生活,而是当时的国家没有给予他们任何机会。

可如今的终南山隐士们却并非如此。他们中大多是好吃懒做不劳而获者。为了逃避自己往日犯下的种种错误,他们才来到终南山生活。

怀着逃避的心态来到这里,自己也便不会得到任何的提升。而没有一个积极面对未来生活的态度,逃离终南山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这样的隐士,并不值得其他人的同情。

在如今的社会,各种机会层出不穷。如果一个人选择积极地面对生活,那么他很难走到绝望的地步。

相反,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未来规划,那么面对种种考验也只能选择放弃,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可是面对这些逃离终南山的隐士们,身边的人还是应该再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若负债累累那就努力工作偿还,债务迟早有还清的那一天。若一事无成那就从小事做起,自己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成功的表现。

隐居,求得是一种心情上的平静。若是思想真的到了这一境界,那么即便身处闹市也能获得同样的感悟。

逃离终南山之后,那些隐士们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责任是无法逃避的。即便在远离世俗的终南山,每一个人也不得不面对房租带来的经济压力。

人的一生不仅仅拥有许多快乐,也有许多压力和痛苦。如果一个人拒绝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那么他也很难拥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