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后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我30岁前就财务自-由了,一辈子不工作都可以让家人衣食无忧,但是我迷茫了。”李嘉诚如此说到。
好像富豪都喜欢说有钱不快乐,就像杭州马也表示自己对钱没有兴趣。而李超人“有钱不快乐”的同时,生活上还十分“朴素”,压根不像一个亿万富豪该有的样子。
李氏一副黑框眼镜一戴就是几十年,身穿旧装,经常晒出自己几百块的手表,坐的宝马7系也已经是20多年的旧车,就连平时的饮食也是粗茶淡饭,还和微软大王比尔·盖茨一起啃起了汉堡。明明富可敌国,为什么他的晚年生活这样朴素呢?
李氏1928年出生在潮汕,听起来和我们不像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出身贫寒的他却有着非常聪明的头脑,13岁就进入社会做一些小工来养家。
或许是小时候穷怕了,李嘉诚比起同龄人更求上进,满脑子都是如何发家致富。想做塑胶花生意的他,还跑到他国学习技术,在外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回国之后他向家里人借了几万,创立了长江塑胶厂生产塑胶花,凭此赚到了千万有余。
在众人眼里,那个年代拥有一千万已经不敢想象,而李氏反而并不快乐,他仍然有种焦虑感,担心自己哪一天又被打回原形,因此他总是想要更多,这也是许多富豪的真实写照。这就导致富豪们不断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往往在生意场上债台高筑,而李氏在这方面却不太一样,重视“现金流”的他总是力求稳妥,这也是他能在生意场上“常青”的主要原因。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氏在这方面也越来越担心。1999年身为华人首富的李超人已经70余岁高龄,虽然坐拥千亿身家,但是留在世上的时间不多,心中难免着急。也正如此,他开始将目光投向生科领域,开始所谓的“利己”投资。
他很快创立了长江生命科技并致力于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帮助提升人类生活素质。之后又携手郑裕彤拿出400亿成立中药港,斥资2亿港元推出同仁堂和记,在李氏20余年的布局下,除地产实业领域之外,他又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医药帝国。
除此之外,李超人还想在生科领域取得突破,因而豪掷4000万美元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相关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机构,还拿出1000万美元支持该校的“基因组学创新计划”,旨在挑战人类生老病衰的自然规律。
2017年,李氏投资2亿研究一种“益年”物质,在此之前早已远赴加利福利亚以156万每克的代价率先获取,随后直言自己还没有老。相关资料显示,以《Cell》为代表的知名学术期刊均对该物质有过相关阐述,“柏澳斯”类物早前由哈佛戴维教授在实验中率先发现,基于线粒体赋能机制,成功拉伸受试物30%的寿命并且拨转其多项老态指标。
只不过李氏在生科领域的布局没能如他所愿,花费400亿的中药港不及预期,长江生命科技的相关成果也停滞不前,反倒是“益年丹”由于其他资本介入及相关技术迭代,被“柏澳斯”等成熟品抢占,后者目前经由亰东、天猫等途径进入国内,业内预测其远期规模有望达到千亿之多。
虽然李嘉诚在生科领域的投资未能如愿,但其他细分领域的发展依然具备成为“蓝海”的潜力。除了被诸多中产人群争先获取的“柏澳斯”物质外,新兴的高压氧舱技术在上海等城市受到追捧。以色列科学家在实验中证实,高压吸氧90天减少30%的衰减细胞,然而李氏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他更愿意花156万吃一粒药。
即便如此,李氏如今依然活到94岁的高龄,而且有望突破百岁的门槛。在个人生活方面,李氏交往着小33岁的女友,两个人牵手出游就像普通人一样,有时身边似乎看不到保镖。
而李嘉诚所谓的“朴素生活”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虽然他的宝马车已经开了20多年,但这台车定制成本高达1700万,内部构造大有文章。由于实在有钱,李氏经历“大儿子被绑”事件后变得格外谨慎,这辆车不仅车身车窗能够防-弹,而且轮胎被打穿仍旧能开几百公里,难怪老李不舍得换。
老李戴着几百块的手表不假,但他家里也收藏着无数贵重手表,还有花费1亿拍下的爱因斯坦手稿。而他和比尔·盖茨共食的汉堡也很特别,采用到基因化学家Patrick Brown教授历时7年研发的“人造素牛肉”,据说李氏在它身上也投入了1.8亿美元之多。
“不赚最后一个铜板”,老李将这句话奉为自己的信条,财富方面不知足的背后,源于他本身的“不快乐”,始终担心自己回到从前。虽然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但对于李氏这样一个活了90多岁,并且身家近万亿、收获诸多好评的老人来说,无疑人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