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头条#
近来很多家长粉丝在询问,为什么在这最热考试报名季,作者得道Albert更新天津教育热点的分析反倒变慢了。原因很简单真的就是没有时间,一来是最近很多粉丝家长选择做转学个性化咨询,导致需要做的转学规划方案实在太多,已经排到下周末了,所以必须每天忙于做方案;二来是之前也分析了很多各阶段升学时要注意的问题和选择的策略,家长粉丝们要是持续关注的,应该也已经了解很多了。那今天,就针对刚刚结果尘埃落定的私立学校改制这个事情,分析下对“小升初”时择校的影响,供各位家长粉丝们参考。
这次私立学校改制主要影响的就是市区各所私立学校,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私立学校普遍成绩要好于公立学校,所以私立初中学校改制后的影响最大,故小升初阶段的家长们会为选择好的学校而更为焦虑。这回私立学校改制的重点就是独立师资和独立校舍问题,独立校舍问题对于家长们并不关键,即使换了新校区,上学路途变远,但为了孩子的学业,家长们一般都能克服;而独立师资的问题,就是所有家长比较关心在意的了,原有师资的离开是否会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这个现实问题就摆在了眼前。
客观来说,改制的政策目的就是要求原公立老师回归公立学校,不允许出现“校中校”的情况,以免公立学校为了收费而将有经验的老师全部放入私立学校,去提升私立学校的成绩而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从这点看这个政策真的有必要,公立学校老师毕竟是属于所有在校就读学生的,再分出彼此区别的确不当,故这个“校中校”的方式应该被治理,否则更多的传统重点公立学校成绩水平会有越来越差的风险。
同时也要看到,改制结果后有很多之前完全独立的私立初中学校也留存了下来,说明只要符合最难的师资独立的这个要求,私立学校还是可以完全办下去的。但是这时就有些爱讲故事的“阴谋论者”开始写小说了,从某位家长粉丝推给我的一篇网文截图中看到,说“在和平区因为建华中学在私立学校中排名最弱,为了保证升学率让差生分流,所以认为应该会砍掉建华中学。”这个匪夷所思的逻辑,真的是没看懂,好歹人家建华中学在和平区初中学校中也排名前列,与兴南中学不相上下,那建华中学里面的学生怎么就变成差生了,让其之后的那些公立学校的学生情何以堪?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家长粉丝们,没必要紧盯着需要师资改制的私立学校,还是存在之前就完全独立的私立学校,这样就会避免师资变化带来的内心纠结。当然,如果所在区里没有这种之前完全独立的私立学校,那家长们只能关注改制后的私立学校及其之后的成绩情况或者是私立新建校及其未来的成绩情况。
接下来,我们就分区看看,私立学校改制后,对小升初择校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分析下这次改制的重点区域河西区的情况。河西区原有的五所私立初中学校,这次都未能幸免,其中三所学校,即新华圣功、实验求实和汇德学校,全部停止招生,在读学生保留学籍,并且保证还是之前对口公立初中学校老师管理,同时不再收取学费;表明这三所学校再送走这两届学生后,就彻底停办了。而另外两所学校,自立中学转为公立学校,并更名为觉民中学,由总校四中统一管理;培杰中学转为公立学校,并更名为卓越中学,由总校四十二中管理。这两所学校将以相对独立的形式,接受各自总校的统筹管理,教育资源共享,并划归河西一片,今年继续招生。
这两所新的公立校,觉民中学和卓越中学能与总校共享资源到什么程度目前不好说,会不会成为流于形式的集团化办学,还是能有实质性的资源交流,都是未知数,并且也听到两所新学校也会招收新的老师,故这点我们只能耐心静等结果的出现。但即使这样,划归河西一片,对河西一片的家长也绝对是利好消息。这个论点,网上已经有很多人提及,但又没说出来任何子丑寅卯,比较合理的理由,因此大都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
而作者得道Albert个人观点,认为利好河西一片有以下两个理由:
1、自立中学和培杰中学的成绩在河西区近些年一直排名前列,甚至让当时有的机构老师都不禁感叹:只要遇到自立或培杰的学生,那大概率都是学霸!说明这两所学校的生源质量都非常好,那目前两所学校存留下来这两届按照私立学校招来的学生,想必学生质量也是很好的。这就为之后两年的中考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基础,可能有人会说,原有师资变化了那还能行么?
这就忽略了优质生源这个关键因素,对于好学生的教学培养,师资就不是核心因素了,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思索能力,在加上自控力强,完全能把老师所讲内容吸收消化掉,并能举一反三,这时就要求老师们能把课程内容讲授完成就可以了,相信即使新招来的老师这种基本能力肯定是具备的,毕竟要通过多轮笔试和面试才能录取的。即使再退一万步讲,假设老师能力有限,但这些优秀孩子们个个背后都是“不躺平”的家长,当年已经为了孩子们的教育愿意花钱读私立学校,现在看到孩子们的学业要是出现了波折,能坐的住么?肯定会为孩子寻找更好的课外培训来弥补学校的不足,保证孩子的成绩不下降。
所以,基于以上逻辑分析,这两所学校未来两年的中考成绩,基本上可以判断会是很不错的,这也就奠定了好学校的基础。学校成绩好,好学生就愿意报名,报名的好学生人数就多,小升初时摇入的好学生比例也就更高,假以时日,师资再经过几年锻炼,河西一片将会妥妥地收获两所成绩优异的公立初中学校。
2、小升初经过这几年的摇号录取后,生源质量或多或少都比之前更为均衡,但是在河西一片内最差的公立初中学校(不点名以免不必要的麻烦),并没有显著缩小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距,甚至有增大的可能,那么这个问题就可能出现在师资和教学管理体系上。那么对比自立和培杰转公立校后传承之前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加上新的师资,很大可能整体水平会好于这所最差的初中学校;同时留存下来的这两届生源环境也更优,学习氛围也更浓。这对于河西一片的家长来说,多了两所比原有学校更好的公立初中,那么选择好一点学校的机会不就更大了么?!
总之,河西一片的家长收获了利好,河西其他片区的家长也不用太失落,可以关注下另两所新建私立学校,即华星学校和海河博爱学校。这两所学校去年开始招收小学一年级新生,今年开始招收初一新生,可见在按部就班进行独立办学。网上有自媒体介绍华星学校的推文,并明示其与新华中学以及新华圣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得道Albert在此提醒大家,新华圣功都保不住,要求与新华中学脱钩,那华星学校怎么可能会与新华中学存在某种联系呢?完全是臆测!但是华星学校有没有可能会之后接收原新华圣功的私立老师和校区,这倒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两所新私立学校未来走势如何?需要靠成绩说话!
故河西区一片家长们在考虑小升初志愿择校方案时,还是要把两所新公立学校考虑进去,会有更多选择机会;而河西二片或三片的家长,就要根据以上分析,在公立和私立上作出抉择,而片内优质公立学校的竞争会更激烈。
接着再分析下和平区的情况。
和平区私立学校改制变化不如河西大,原有五所私立初中学校,其中三所益中学校、双菱中学和建华中学继续办学,而兴南中学停止办学,耀华嘉诚则初中部停止招生,高中部继续招生办学。益中学校和双菱中学虽说继续办学,但是原有的公立老师也都回归了各自公立学校,后续师资上会存在一定影响。相比较而言,因为去年双减政策出台前后,双菱中学就已公开招聘自己的独立老师,可谓未雨绸缪了,所以除完全独立的建华中学外,双菱中学的公立在编老师比例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受公立师资回归的影响最小。
益中学校的校区问题,最终确认使用兴南中学的同安道校区,所以兴南中学停办后,可以选择回归第二南开公立学校,也可以选择转入益中学校继续就读,满足了之前家长们的不同诉求。双菱中学在原校区继续办学,说明原校区已经是自己所拥有的独立校区了,家长们在校址上就不用再担心变故了。耀华嘉诚目前看还是使用三毛艺术学校校区,并要更名为嘉诚中学,与耀华中学彻底脱钩。建华中学自身不存在任何变化,但因为其他私立初中都出现了较大变故,那么建华中学的这种稳定,会不会在小升初时成为家长的“心头好”?等待谜底揭晓!
故和平区的家长们不需要有太多顾虑,已然在天津的“教育高地”,即使面对私立学校学位的减少,好学校的竞争或许更为激烈,但保底的高度已在那里,可以稍微安心。在考虑小升初志愿择校方案时,还是以自己为主,毕竟今年变化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最后说说剩余四个区的情况。
南开区比预想的更好,六所私立初中学校全部继续招生,这也是让作者得道Albert颇感意外的。之前预计会存在改制困难的育贤中学都成功完成了改制,这真要感谢南开区教育局的有效工作。那么南开区的家长们,在考虑小升初志愿择校方案时,因客观情况与之前没有任何变化,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考虑进行选择了。
河北区私立学校改制工作也做得很好,两所私立初中学校也是全部继续招生,只是天士力中学更名博文中学,而汇森中学不紧不慢最终也完成了冲线。与南开区的家长一样,河北区的家长们也可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考虑小升初志愿择校方案。
河东区和红桥区私立学校最终全部都停止办学招生,现有学生回归各自对口公立学校。这样情况下,家长们就一心考虑小升初时如何选择公立学校了,不必再纠结了。
综上所述,那就祝愿各位粉丝家长们在小升初摇号时,都能称心如意,摇入理想的学校!
作者得道Albert专注天津教育政策、学业规划、报考择校、片区分析等方面,欢迎交流咨询。
本文为得道Albert原创,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并关注。
作者其他文章,可点击:
天津市区初中招生政策公布,各区私立学校改制结果基本官宣
中考志愿解读:学费高昂的私立高中到底值不值得选择?
2022天津高考成绩分析:与去年相比仅高分段人数微降,中高分段人数增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