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大户”被揪出,4种蔬菜含有甲醛,有毒还致癌?告诉你真相!

2023-12-20     小鹿爱白话

原标题:“甲醛大户”被揪出,4种蔬菜含有甲醛,有毒还致癌?告诉你真相!

卷心菜是北方家庭冬季必不可少的食物。每到冬天,王大妈都会储存很多白菜。但是今年冬天,王大妈的老婆说吃多了会得白血病,因为她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白菜里有甲醛,但是她不想让王大妈储存白菜。

王阿姨和妻子吵架了。全家吃白菜十几年了,现在身体都很好。不吃蔬菜对他们不好!而且,你买的一般都是别人地里种的白菜。甲醛是从哪里来的?

这两个人在这件事上争执不下。白菜真的含有甲醛,吃多了会导致白血病吗?大白菜还能吃吗?

一、大白菜有甲醛,得白血病多少钱?

近年来,关于大白菜含甲醛的谣言越传越多。据说商家为了保鲜更好卖,会用甲醛浸泡大白菜,吃了甲醛浸泡的大白菜可能会得白血病。听到这些谣言,大家都慌了,怕买到甲醛浸泡过的大白菜。

其实蔬菜中的甲醛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甲醛是生物代谢产生的,含量一般很少,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外源甲醛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在食品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非法添加的。

不过买甲醛大白菜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我国明确规定食品中不能添加甲醛。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指出,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在食品和农产品中使用。用甲醛保鲜蔬菜是违法的,应该严厉打击。

但是如果不小心吃了喷了甲醛的白菜,会对身体有害吗?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食品安全的副教授朱义说:甲醛本身易溶于水,易挥发,经过运输、浸泡、清洗、烹饪后残留量很少,对身体影响不大,所以一般食用是安全的。如果担心白菜中的甲醛,可以把外层剥掉,然后用清水浸泡,洗几遍。

两四种食物是甲醛的“重灾区”?别胡闹了。

大多数人通过超市、菜市场、农贸市场等购买蔬菜。有传言说几种食品是甲醛的重灾区。真的是这样吗?

1.捆绑的蔬菜

网传捆绑蔬菜中胶带甲醛超标十倍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常见的胶带多由塑料薄膜和粘合剂制成,两者都是聚合物,常温下非常稳定,释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极小。

虽然目前国内使用的蔬菜裹包胶带一般都是工业级胶带,可能含有甲醛,但深圳市质检院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在当地6家超市随机抽取了11份用胶带捆绑的蔬菜样品,发现捆绑的蔬菜无一含有甲醛,胶带中仅检出少量甲醛。所以胶带可能会释放少量甲醛,但都在安全范围内,而且甲醛本身挥发性很强,很难在蔬菜表面积累。

2.白豆腐

有些商家为了让豆腐更好看,会在里面加入甲醛,让豆腐看起来更白。但事实上,豆腐的颜色与凝固剂的种类、豆子的种类等因素有关。豆腐的白不一定代表加了甲醛,不加甲醛也可以做白豆腐。

3.袋装金针菇

有的人买的是袋装金针菇,一打开就会有刺鼻的味道。有人认为是添加了甲醛,但其实这种气味并不是甲醛引起的,而是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导致金针菇产生的挥发性醛类气体。至于网友说金针菇是用甲醛漂白的,其实是新品种。这种金针菇新品种色泽好,生长快,整齐。

4.白色粉丝

网上的白色粉条被甲醛浸泡,可能会导致白血病。其实甲醛易溶于水,易挥发。一旦煮熟,就剩不多了,少量甲醛对人体影响不大。建议大家购买正规厂家的粉条,食用前洗净浸泡,烹饪时尽量保证通风。

三、做到这五点,食物中的甲醛暴露。

如果你想在饮食中尽量减少甲醛的暴露,避免甲醛的大量摄入影响身体健康,建议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去正规的地方买

最好选择正规超市或者有资质的农贸市场购买食品,减少买到不安全食品的几率。

2.学会辨别甲醛菜品

我们可以通过看食物异常的颜色和体积,闻是否有刺鼻的气味,是否用手掰断来辨别甲醛菜品。

3.必要时仔细清洁和浸泡。

为了减少甲醛残留,建议用流动水清洗食材,必要时用淡盐水浸泡几分钟后再洗。

4.食物完全加热后再吃。

甲醛本身是一种高温易挥发的食物,完全加热有助于甲醛的挥发,建议将食材煮熟后再食用。

5、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

饮食上尽量多样化、均衡化。食物摄入多样化可以减少食物中毒的机会。

现在白血病高发与甲醛污染有关,甚至有传言说大白菜中的甲醛要少吃,但其实甲醛本身是挥发性的,在运输、清洗、烹饪过程中含量会降低。如果不放心,可以多洗洗病,把食材煮透再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577fb6c6c1fab7a0001e5a670b74c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