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款码追查4年数据要补税?微信支付宝都回应了!

2022-02-16     地产情报站长

原标题:个人收款码追查4年数据要补税?微信支付宝都回应了!

最近几天,关于微信和支付宝的一则消息,让不少人心里发慌。

消息是这样说的:“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性收款!一旦数额较大须按4.5%补税,并有滞纳金与罚款,还要追查近4年的数据。月底以后公司个人微信和支付宝不再收款。”

对于很多小本经营的店主、摊主来说,用个人收款码做生意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如今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清清楚楚写明“补税”“滞纳金”“追查4年数据”的细节,由不得他们不焦虑。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得人心惶惶。逼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紧急做了回应。

那么,这事到底是谁爆的料?传言究竟有谱没谱?榜姐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01 谣言起于微商

这则流言,其实源于“微商教父”龚文祥。

作为深耕微商领域的“大佬”,龚文祥曾一手打造了品牌“触电会”,号称占据整个微商市场80%的销量。

去年11月30日,龚文祥在自己的社群里发表了一封很长的会员公开信,向各位触电会的会员说明自己将要退出微商行业。他表示,之所以选择退出,是因为遭到了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合查处,导致公司破产,高额处罚让他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

在公开信中,龚文祥提醒会员“一定要打公账(注:原文“帐”为错别字)”“无论你过去4年还是现在只要是微信收款的,被大数据检测到未来一定是按照你微信收款总额45%补交个人所得税。”

当时正值税务清查的风口浪尖,雪梨、林珊珊刚因偷税漏税出事没多久,各大网红主播人人自危,开始对税款进行大规模的补缴。龚文祥作为微商巨头,在敏感时期所说的敏感发言,自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虽然后续查明,龚文祥所涉的偷税漏税问题可能并没他所说的那么危险,多半属于卖惨的自我炒作,目的是借此机会再收割一轮粉丝,但其中有关税务的言论却广为流传。

大约是因为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失真,传言传着传着,就变成了“个人收款码将被追查4年数据”“数额较大需要按照45%补税,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

正所谓三人成虎,古人诚不欺我。

02 传播引起误读

除了龚文祥的话被断章取义以外,新规的发布也造成了大众对于付款码的误读。

付款码在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了,它分为“个人用”和“商户用”两种。随着支付宝、微信用户量不断增加,中小商户如果没有付款码,简直难以维持经营。但由于没有具体规范,相关部门监管起来势必有一定的困难。

于是,2021年10月13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将常用的支付宝、微信收款条码支付纳入监管,并提出新规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按照新规,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只需要把个人收款条码换成商户收款条码就行,收款不受影响。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正常扫码支付或收款都没有影响。

也就是说,所谓的“收款码不能用”纯属误读。新规开始执行后,商户只需要把过去用的“绿牌子”“蓝牌子”个人收款码换成商户收款码,就可以继续正常营业。而且“换码”还会有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并不会一刀切。

而这项工作,与“追查近4年个人收款码数据并要求补税”并无关系,支付宝和微信都回应称是谣言。

如果有商户不换码,那恐怕不行,因为根据微信支付方面的透露,平台会根据监管部门公布的标准来区分用户,符合升级标准的,平台就会发通知,提示用户把收款码升级为经营收款码。

03 结语

3月开始执行的新规不只有收款码,还有个人存取现金业务。

根据规定,如果个人存取款超过人民币5万元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银行需要识别客户身份,并对该笔资金的来源及用途进行登记。

现金流和收款码的管控新规,其实都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赌博”“电信诈骗”“洗钱”等现象有关。

另外,过去不少商家为了方便,会在小程序里申请一个静态的收款码,并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这些静态二维码有效期很长,在商家疏于管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被不法分子找到可乘之机进行替换,给商家造成损失。

随着新规的推行,静态二维码原则上被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可以为商家的安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将商户收款码与个人收款码进行区分后,也可以更便捷地规避偷税漏税现象,你懂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56bc6587312ab75d0bc123714fdbe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