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的相处,一直都在强调“边界感”,这是保持友谊历久弥新的最好法宝。殊不知,亲子间的相处,也需要“边界感”。懂得退出的父母,才能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睡前,朋友分享了一段视频,真的刷新了我的认知:
视频中的儿子已经16岁,是一个身高180的高中生,可是妈妈却总是事无巨细的关心和爱护他。就连儿子洗澡后,妈妈都会在旁边帮忙擦拭身体。
视频的播放量已经几十万,单单是留言,都已经突破好几万。这位妈妈的“爱子”方式,真的火出了圈,震惊了一众网友。
@奇奇怪怪:这个妈妈多少有些“变态”吧,不是儿子有恋母情节,而是她有恋子情节。
@倩儿:怪不得现在的“妈宝男”越来越多,是因为有太多妈妈打着“爱”的旗号,毫无底线的干涉儿子的生活。
@贝贝熊:很想问问这个妈妈,等儿子将来结婚了,这样隐私的事情,你也会代劳吗?
看着网友略带攻击性的留言,第一次也萌生了想要骂人的冲动。作为两个儿子的妈妈,从小就教他们“男女有别”,从来没有想过生活中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
老话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为何还有很多父母,如此没有边界感呢?自以为是爱孩子,殊不知却把伤害和无知,种在了孩子心里。
跟儿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找空隙跟他们聊天、沟通。这样的操作,按理说无可厚非,也能在无形中增加亲子感情。但前提是,父母要懂得边界感,不能所意侵犯孩子的隐私。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16岁的儿子,已经是半大小伙,无论是生理发育,还是心理发育,都已经成熟。真的很难想象,妈妈在给儿子擦身体时,到底抱着怎样的心理。
没有边界感的妈妈,会给儿子带来这些伤害
1、影响性别意识的养成
经常会听到有人吐槽:现在的社会风气变了,男孩子越来越娘,一点都没有男子汉的样子。
每次听到这句话,内心都忍不住赞同,因为这确实是社会现状。而造成这一切的最大元凶,居然是口口声声说着爱他们的妈妈。
男孩有哭闹、有任性的权利,但他们同样要有责任感、有担当,这是社会和家庭赋予他们的责任。
很多家庭,爸爸都缺席,以至于男孩只能跟着妈妈生活。在长期的相处中,男孩学会了妈妈的优柔寡断、感性,甚至变得越来越女性化。
2、影响身心发育
很多90后应该深有感触:小时候去公共澡堂洗澡,经常会看到妈妈带着儿子一起。明明已经是六七岁的小男孩,却还是赤裸裸的出现在女生澡堂。
可能在妈妈看来,无论孩子到了几岁,他都只是个孩子。再加上担心爸爸照顾不好,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带着儿子出现在很多女性化场所。
就连日常跟孩子相处中,妈妈也会毫不避讳的换衣服。久而久之,让孩子有种错觉:跟妈妈,甚至是跟女性之间没有避讳,可以随意做很多事情。
幼年时期的这些经历,会一直伴随着孩子成长,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等到青春期身体慢慢发育,很多伤害就已经形成了。
家有儿子的妈妈,要懂得适时退出,才能让他们变得坚毅勇敢
若是家里有儿子,那么在教育方面,妈妈们真的要格外注意:不仅要收起自己的玻璃心,而且还要懂得退出,把时间、空间留给孩子,方能为他们的未来助力,成长的更加优秀。
“男女有别”的信息,一定要早早传递给儿子,让他知道男生和女生要保持适当距离,这是保护自己和别人最好的方式。如此一来,还能避免男孩在青春期因为好奇,做出错误的事情。
除此外,妈妈要懂得放手,懂得示弱,懂得撒娇。必要的时候,请记得使唤男孩,从小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会让男孩变得更加独立。妈妈能做的,就是不断鼓励,让男孩越来越勇敢,有勇气面对生活中更多的挫折。
与其等到男孩变成“妈宝男”,不如把独立交换给孩子,无论是想法,还是做事,妈妈们都不要过多参与。所有的成功,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完成的,不要害怕孩子做的不好。
写在最后:母爱,不是事无巨细的付出,而是在孩子需要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正是因为母爱的伟大,孩子才会更有底气,面对生活中的更多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