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这位老师,教书育人半辈子 退休返乡治村子

2022-05-10     家在砚山

原标题:砚山这位老师,教书育人半辈子 退休返乡治村子

·····················以上广告······················

“前半生献给了教育,后半生献给了家乡。”这是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盘龙乡法土龙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加护的真实写照。

2018年,李加护从教育的岗位上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家乡乡村振兴出谋划策,退休不褪色,老来显担当,让村里的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李加护从事教育工作36年,村里90%以上的年轻人都是他的学生,甚至很多家庭里的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在村里颇有名望。2021年村“两委”换届,在村民的拥护和推选下,李加护高票当选砚山县盘龙彝族乡法土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从老书记手中接过担子,以一名退休党员身份服务群众、回馈家乡。在选举大会上,李加护当着全村人的面表态 “我生在法土龙、长在法土龙,现在退休了,回到法土龙,是村里的一员,我有责任接下接力棒,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绝不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在盘龙乡法土龙村大伙都喊李加护为“五书记”,一提到他,人人都赞口不绝。

线上“喊话书记”

喂、喂、喂!垃圾不要乱丢,放进垃圾桶,我们天天对着广播喊话,有些同志就是不长记性,还要乱丢吗?”。李加护每天都会来到村小组活动室进行喊话,打开视频智慧监控系统,时刻关注村里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对于乱丢垃圾、家畜粪便清理不及时、随意粘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喊话劝导,提醒村民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还会通过“云广播”及时将“上级政策宣讲到户、支部决议传达到户、公益活动发动到户、意见建议征求到户”,切实做到“村里的事村里人要做主,党员要带头,群众要知道、要参与”。

治乱“红脸书记”

法土龙村位于“文砚同城化”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平坦宽阔,环境卫生问题依然是最大短板。李加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上任后先是组建了老年协会、党员突击队、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5支队伍”,每天组织班子成员开展1次村内道路、河塘沟渠、环境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村民整改,对屡教不改的群众就按村规民约进行惩罚,直致整改为止,使全村人民群众个个都形成了“鸡要关狗要拴,放牛出门带铲铲”、“村规民约你不理、出门办事不理你”等共识。

带头“致富书记”

“只有群众富了、腰包鼓了,集体经济上去了,村里才有钱干事,群众才会服你,”李加护说。他上任后,先是对全村的集体资产、资源等摸得一清二楚,从盘活闲置荒山林地、河塘等“沉睡”资源入手,通过承包经营、资产租赁等方式,让“死资源”变“活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村累计对外租赁集体土地300亩、鱼塘10余个,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此外,他抓住清水湾康养旅游区落地村内建设契机,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充分挖掘服务潜力,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益。目前,法土龙村累计集体资金已突破200余万元,成了全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新潮“遥控书记”

作为教师出生的书记,李加护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科技,积极争取新技术项目,筹措资金10万元,在全村各大小路段、背街小巷安装监控摄像头47个,在全村4个村小组安装“云广播”,实现了整村全时段监管、全覆盖监测、可视化管控。同时接入云智慧监控系统,村干部只需一部手机就能适时查看村内情况、了解村民动态,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通过语音模式提醒群众,切实增加了村民监督管控和村内治理便利度。在法土龙村,无论村干部在何时何地,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让群众聆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温暖。

善抓“文艺书记”

李加护非常重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村里老年社团作用,明确1名妇女委员专门负责文化工作,组建了4支文艺队,在壮族“三月三”、“尝新节”、“重阳节”等节日,举办各类民族文化演出活动,持续加强邻边村寨的团结共建,着力维护各民族和谐相处,多年以来,法土龙村及邻边村寨文化交融、和谐稳定,从未发生过各类民族矛盾问题。

通过李加护的身先士卒和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如今的法土龙,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村子变得干净、整洁、漂亮,路灯、休闲广场、环保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人民群众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

来源:视听文山,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家在砚山

01

联系我们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砚山平台

留言区抖起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5103ca9cd2f5057bca279324e35ee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