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广告······················
正
文
水,是生命之源。
砚山县地处珠江和红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上,河流短小、岩溶地貌广布、岩溶漏斗和落水洞发育,加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区域性缺水并存,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过去,大部分山区群众为了喝口水,需要翻山越岭,依靠“人背马驮”取水,不仅水量得不到保障,水质也达不到要求。曾经百年不遇的四年连旱,买一方水要花200元的“天价”,一度成为砚山人民心底永远也忘不了的“苦涩之痛”!水资源的匮乏,导致村民之间、村寨之间为了争夺用水权,时有群体性事件发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特殊的地理、地形、地貌,造就“水”的问题,一直成为严重困扰砚山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解决“水”的问题,也一直成为砚山水务人不可回避、必须担当的重大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砚山县始终坚持把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民族团结、加快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村饮水安全改善民生的“助推器”,秉持“一天当三天用”“一年干两年活”的使命和担当,扎实做好民生水利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全面发展。2012年以来,全县快上水利项目、大干水利工程全面铺开:抓骨干水源工程下活“水”全盘棋。全县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6.84亿元,实施各类水利工程37055件,建成阿额、白龙山、六雷、六诏、阿香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
水库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抓抗旱应急供水工程确保供水到户。实施平远地区抗旱应急供水工程、抗旱应急水利提升工程、“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供水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新建小(一)型水库5件,小水窖33799件,小水池2621件,小水井175件,集中式供水工程164件,新增解决26.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抓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驯“水”利民。实施者腊、阿舍、坝岗、董烘、布革、以那嘎、永和、尧房小流域等一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增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力;实施黑所片区、维摩石漠化片区、稼依规模化片区、盘龙片区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9.8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2.86万亩。
十年磨一剑,十年弹指一挥间。随着一批批水利骨干工程、重点水源工程、饮水安全工程、抗旱应急供水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前面铺开、建设、竣工,一座座水库稳驻山间,一条条水渠延伸田坎,一口口水窖汇聚甘甜,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百姓心田,铺展壮乡苗岭各族群众人水和谐的画卷。
平远地区是出了名的干旱缺水地区,每逢旱情加剧,群众饮水告急。砚山县先后启动实施“文砚平”供水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工程和抗旱应急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平远镇8.25万人的应急供水问题。
阿猛镇阿基、伍家寨、租那、倮基黑、水塘、石板房、阿绞等7个村委会,地处偏远的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干旱缺水片区。长期以来,区内上万人民群众一直靠小水窖解决饮水问题。对此,砚山水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于2018年3月建成黑所水库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工程,把干净清甜的水引到千家万户,解决了该片区36个村小组2.14万人及9所学校0.33万名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真心感谢共产党!我今年50岁了,从记事以来,我们这个地方喝水都很吃力,接老天下的雨,还要跑几公里去拉水,很不方便。政府从水库拉水管过来,给我们吃上自来水,解决了祖祖辈辈都不敢想的一件大事!”水塘村群众张老汉动情地说
来源:砚山县人民政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家在砚山
01
联系我们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砚山平台
留言区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