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广州车展前夕,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塔之巅,耀眼的极星logo点亮极星“摘星之夜”,在广州罕见寒冷的11月,极星开启了在中国全新的品牌新征程。
继今年6月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宣布合资后,这次沈子瑜首次以合资公司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身份亮相,宣布了极星在中国的全新战略和发展规划。从字面意思看,沈子瑜作为极星中国的掌舵人,他将带领极星中国,跳过机械汽车1.0时代、电动汽车2.0时代,直接闯入智能汽车3.0时代。
关于发布会,除了介绍了关于极星4的产品亮点外,还有一些重点,比如剥离权益之后,将极星4售价拉低到30万元以下,降低购车门槛并即将开启保价交付;宣布Polestar OS智能座舱系统正式上车极星4,开启车机天花板级的交互体验;宣布成为特斯拉在国内首批白名单车型品牌,构建品牌自建+合作的无忧补能体验;宣布与沃尔沃汽车合作,提供覆盖更全面的服务能力补充;宣布与京东合作,打造汽车洗美生态社区……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团队构建速度、反应速度,还是从产品打法、营销思路、服务体系方面,焕然一新的极星中国,成为了一家更懂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全球化品牌。在坚持以设计和科技两大品牌核心支柱之上,极星沉淀优势,并在2023中国元年全面发力、快速成长,在内卷的中国市场,开启了全新攻势。
新极星,不一样
过去6年的极星在中国是怎样,从很多人是否知道这个品牌就能看明白,就连沈子瑜也在发布会上坦然表示,极星在中国确实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快,在商业竞争中很重要。
然而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时代,汽车产业格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变化,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加持,让汽车这个终端在与人的连接中,诞生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恰巧是诸多后来者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这座汽车市场,会诞生如此多新品牌的原因。
对于极星来说,6年征战和目前其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在很多人看来,它几乎和其他新品牌别无区别。但若回顾Polestar过去的光辉故事,其在赛道和性能上的种种成就,根植于其品牌内涵中的极限、热爱和纯粹,又是那么令人敬佩和着迷。
只不过在内卷的中国市场,需要用不一样的方式,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这个重任交到了一个既懂汽车又造手机的年轻人手里。
所以从今年6月份开始,在李书福的见证下组建合资公司,沈子瑜接过极星中国的接力棒,仅5个月的时间,梳理品牌架构和体系,推出全新的智能化系统,新体系下的极星中国,正在散发着不一样的活力。
这背后,不仅体现了以沈子瑜为舵手的手机互联网人才切入到造车领域后,对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新极星中国管理团队谋求改变现状的勇气、果敢和魄力。
首先就是从极星4的价格层面。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极星4全球首发并公布了销售价格区间为34.98万元-53.38万元,在听取了很多用户反馈之后,极星4在交付前夕,将部分权益和配置剥离,让用户自由选择,于是带来了新的级别和售价,为29.99万元-39.99万元。
沈子瑜表示,这个价格是他拍板的:“这不是主动降价,算上配置和权益,还是和以前的价格一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回归到真实的市场竞争中去,让那些选择20多万元新能源产品的用户,也有机会看到极星4这样的产品。”同时为了打消用户电动车贬值快、降价频繁的顾虑,极星4还推出了保价政策,让用户买得放心。
因此当极星4进入到30万元的主流细分市场之后,其实对于极星市场的开拓,就更加容易一些了。要知道近两年来,30万元级以上的细分市场增量很大,锚定这个市场区间,也基本上守住了智能电动化产品的核心用户人群,这对极星品牌的认知度提升、品牌定位的持续强化以及品牌的未来发展,都大有裨益。
更值得一提的是,极星4本身的产品力就很能打,这句话沈子瑜也花了不少笔墨,对其主导销售的首款产品展开详细讲述。
比如在设计上,极星全球CEO托马斯是设计出身,这在全球汽车品牌中都非常少见,这也意味着极星的产品设计,将成为这个品牌独特的卖点,而这也必将成为一个持续性地打造过程。从车本身展现出来的设计美学来看,放在当下同质化严重的新能源市场,极星的造型确实有点东西。
其次是根植于极星灵魂中的性能和调校,除了电动车常规的加速和制动,极星4更是将赛车底蕴融入日常驾驶,比如3.8S的零百加速,且8次连续加速无衰减;34m超短制动距离,且连续12次极限制动性能不衰减,以及实测1.49G侧向加速度带来的强大的底盘操控实力,为新电动车时代的操控立下了全新标准。
再者就是极星立本且是新锐消费者特别在乎的科技智能化领域了。沈子瑜说,他们仅用了6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Polestar OS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验证工作,实现交付及升级,这也确实展现了手机厂商在做智能化车机方面的实力和底蕴。
而在这个操作系统中,深耕消费电子领域的沈子瑜将手机域融入汽车,让手机真正融入并成为汽车的一部分,让消费电子的能力可以为智能汽车赋能,用户非常容易享受到更丝滑流畅、更自然更真实的座舱体验,而且是天花板级别的交互体验,推动极星汽车全面引领智能汽车3.0时代。
所以当这样一款产品,以一个超出消费者预期的设计和产品力,但以一个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价格出现在市场竞争中时,极星4的压力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体系立本,极星为什么可以很快?
如果说过去6年极星是面向全球一盘棋的战略思路,不徐不疾地去塑造一个独特的汽车品牌。那么从现在开始,一个快速发展的极星汽车,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渗透,正在逐步到来。
其中产品仅仅是一个维度,伴随着产品之后的研发、制造、服务等方面的实力和能力,也将成为一个品牌是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纵观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在抢市场份额的当下,更多的目光还是集中在价格和配置上,言外之意是只有不合适的价格,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要能够堆料,没有卖不上价格的车。
但汽车作为工业大件商品,产业规律告诉我们,背后强大的体系能力的建设和基础,抵抗行业周期变化的和抗风险的能力,将成为推动品牌持续前行的重要力量。包括目前我们看到的极星可以很快地展现自己的答卷,背后离不开那无形的体系力建设。
体系立本,一个公司、品牌和体系的建立,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对极星而言,设计师出身的全球CEO+IT产业出身的中国CEO,这样的团队组合,不仅可以将北欧设计和纯粹美学发挥到极致,引领汽车设计的走向,更能够将汽车带入智能化发展新时代,而且以沈子瑜在智能化和IT方面的经验,打造面向用户底层需求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智能一体融合体验不是问题,这将推动着极星重新定义交通和出行,引领汽车发展的3.0智能化时代。
而设计与科技的融合,全新定义纯净,无不演绎出非常有内涵的高级感。有了这样的思路和指引,选择极星汽车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用户,将是新都市精英,敢于挑战陈规,标新立异的未来引领者。
其次是产品背后的研发、制造标准和底蕴。师传百年沃尔沃品牌,极星在安全、技术标准、研发测试流程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对于产品机械层面的品质打造,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素质建设,都起到了绝对的引领性作用,背后的实力和功底,将一一展现在每一款汽车产品上。
这种沉淀和底蕴,不仅是产品快速引领市场的底层逻辑和需求,也是一个豪华品牌必不可少的基础,更是让用户获得品牌认同感最直接的方式。
再次则是销售网络、交付、服务等全域体验方面的能力。很多新势力品牌为什么交付一直卡在一个节点,不上不下,核心原因就是客户服务没办法做到破局。对极星而言,背后的资源强大,丝毫不用担心服务方面的短板。
比如在电动车的补能方面,除了自建充电桩外,还合作特斯拉,并甄选了头部主流运营商进行互联互通,预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接入超过55万个优质充电桩资源,地级市覆盖331座,城市覆盖率98%,补能无忧了。
在服务布局上,截至2023年底,极星零售门店将达到55家;到2024年6月,将拓展至100家,覆盖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除了自营极星高端售后服务网络之外,极星还将协同沃尔沃售后体系,中国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用车体验。同时也将与京东合作进一步缩小服务半径,打造汽车洗美生态社区,以更多元的服务网络布局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用车体验,这些都将成为支撑极星在中国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当诸多外资还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中迷茫探索时,极星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一条独具特色的全新合资合作道路,拉开了极星在中国全新的品牌征程。而这种全球化和本土化相互协作的模式,也打开了未来汽车合资方式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