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词器成明星的偷懒神器,上综艺、录晚会甚至拍戏都需要,太夸张

2022-09-24   花布衣探案

原标题:提词器成明星的偷懒神器,上综艺、录晚会甚至拍戏都需要,太夸张

八先生发现,现在对明星提词器的依赖,已经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在录制综艺节目、出席晚会庆典、演出戏剧的现场,可以看到歌词器的身影。

:

综艺

综艺有歌词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即便是央视像样的科普综艺《国家宝藏》,明星也要在介绍文物的同时窃取地址提取器。 当然,截图中的关晓彤实际上很自然就瞄上了目标,可见她事先已经把资料背熟了。 不要总是盯着提词器看,而要把话说完再看。

相比之下,刘浩存不像在介绍文物,更像在读课文,毫无感情地朗读。 眼睛还盯着正面的中间。

但是,最不明白的是,八先生在看《披荆斩棘》的时候,发现观众席上有一个大屏幕。 仔细一看是节目组准备的提词器,上面清楚地写着谁想说什么。 例如苏有朋想说的自我介绍是“你好! 我是双霸中霸影坛的苏有朋。”为了照顾他,节目组亲切地使用了繁体字。

直到苏有朋问候观众,他才真正看着话匣子,大声说出话匣子上的话。 原来,这就是称霸电影界的表演吗?

苏有朋讲完后,轮到任贤齐向观众致辞,没想到这时苏有朋还盯着提词器。 任贤齐说着,开始偷提器,但眼神坚定的苏有朋依然沉浸在提器的魅力中。 我想问他们的是,向观众打招呼和介绍球队接下来的表演明明很简单,难道不应该背诵吗? 为什么要看提词器?

提词器的屏幕是大于《披荆斩棘》的综艺,我想只有《吐槽大会》。 易立竞参加录制时,网友将现场的提词器炸得很显眼。

易立竞讲脱口秀的时候,其实她眼睛有时候盯着的不是观众席和镜头,而是提词器,显然她一边看一边读。 当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看歌词器。 这暴露了明星工作的乐趣。 原来他们说脱口秀不用自己写稿了,现在写稿也不用背了。 还有比这更轻松的工作吗?

《快乐大本营》还在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有几个大型管理公司派旗下的大咖策划带新人录制节目,其中有相互依存的环节。 这其实是节目的一大看点,还是考验着明星们的临场感。 但导演组可能是因为害怕明星们的临场感没意思,才提前给他们写了相互依赖的稿子。 最明显的是陈赫和尹正时期,彼此情投意合的时候,两人竟然一齐朝着同一个方向。 这样读的“互怼”,还怼吗? 我没想到他们作为演员,连互相依存都演不好。

说起提词器,不得不提到今年的《王牌对王牌》。 节目一开始就被吐槽。 原因是沈腾、贾玲、华晨宇、关晓彤,再加上主持人沈涛在广告植入环节看清楚提词器,观众担心他们不知道他们没背广告语。 其实,一次两次观众都不太在意。 问题是种植牙的次数太多了,他们每次读嘴都要斜着看,对外观影响太大了。

即使是专业主持人,有时也离不开提词器。 例如主持了《青春有你2》成之夜的谢娜,在主持的过程中多次看着舞台的右下角,明显地顺着提词器读。 当然,不能怪谢娜。 毕竟派对现场有很多暂时性的变更,但是如果一直看提案器的主持的话,确实会被认为是外行,作为主持人的实力会受到怀疑。

林允偷了窃听器打中了。 当时,她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了国家级电影节,发言中,她一直盯着一个方向,目光无法从话机上移开。 重要的是,林允没有任何感情就这样读着。 本来她的台词功底就已经暴露出来了,没想到她就这么看的时候看不惯课文,结结巴巴地看。 那个活动,无论林允打扮得多么漂亮,都掩盖不了她头脑空空的事实。

实际上,和林允一起颁奖的黄晓明也是同样的操作,但谁也没有吐槽黄晓明。 也许是因为台词的实力比林允强,朗读的时候感情用事,句子和句子之间有正常的停顿,但是外观也不好。 背颁奖词不难吧? 黄晓明和林允为什么不提前背呢? 导演不会让你背对着他吧。

:

唱歌

本来,记住歌词、让麦真全开是歌手的职责,但众所周知,很多歌手尤其是舞蹈歌手都不太想唱真。 也有不想记住歌词的歌手。

金志文为一档节目准备了英文歌《See you again》,没想到他的提词器是中英夹杂的。 工作人员应他的要求,将他听不懂的英语音译成中文。 这个操作吓了很多网友。

金志文总之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是大学生。 你怎么不认识那么多单词? 在正式演出中,他并不经常盯着歌词器看,但你会发现他有时在看。

梁静茹录制《中国好声音》开场表演的时候,唱着中文歌,眼睛也一直奇怪地看着斜上方。

梁静茹想让观众看到“我很投入”的样子,她刚闭上的眼睛总是突然睁开,明显是在偷瞄器。 她的歌不能投入,观众也不能投入。

但相比之下,歌手比演员更了解如何在唱歌时偷瞄器。 很多演员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就像在唱KTV一样。

例如,今年央视端午晚会上“唱”的沈月,眼睛一直固定在同一个方向。

例如,不能走出“油田”的张翰,就把舞台定为KTV。

:

拍戏

演讲写手也会出现在拍摄现场吗? 当然,也有连台词都不想记的演员。

章子怡曾说在《我就是演员3》她遇到了不敬的老戏骨。 他在演戏的时候,完全不背台词,只靠提词板,所以两人演戏的时候没有眼神交流。 这也是戏剧吗?

有想和对方演员进行眼神交流但不想背台词的方法吗? 当然,唐国采用的方法是启用“真人提词器”。 拍摄中工作人员大声念了他想说的台词,唐国强又复述了一遍台词,就这样完成了把戏。 这样操作,痛苦的还是编辑吧?

唐国强的戏要有词器,王刚在《吐槽大会》也逗过。

唐国强笑着不说话,也是不在意的样子。

其实歌词器的初衷很好,但如果只出现关键词,就能帮助明星记忆。 但如今,承载着明星该说的一切,说话的器皿成了助长不敬行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