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送给明朝一头狮子,皇帝很喜欢它,大臣却想害死它

2023-12-08   阿斗爱

原标题:外国送给明朝一头狮子,皇帝很喜欢它,大臣却想害死它

但凡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皇帝,都有一个嗜好,特别喜欢所谓“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感觉。看到周边小国的国君对自己俯首称臣,毕恭毕敬前来朝贡,君临天下的虚荣心瞬间得到满足,觉得自己俨然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主”,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未免会觉得他们有些妄自尊大,但古人却把这种现象视为国家强盛的标志,毕竟只有强大武力和雄厚经济实力做后盾,才会赢得周边小国的尊敬。

中原大一统王朝,按照惯例被称为“宗主国”,而周边臣服的小国,习惯被称为“藩属国”。中原王朝与周边小国的关系史,是封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种关系模式中,也并不总是中原王朝占据优势。每当中原王朝衰弱、武备废弛时,或者对外政策出现失误时,不仅得不到周边小国的尊重,相反还可能招致它们的武力进攻,招来频繁的外患与战火。故此每个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明朝初中期,随着明朝国力的强盛,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到明成祖朱棣在位时,藩属国达到历史最高峰,一度达到一百多个。明朝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执行较为强硬的对外方针,故此基本一直能保持对藩属国的优势地位。为了表示对明朝的尊敬,藩属国经常会向明朝皇帝进献一些奇珍异宝、珍禽异兽作为贡品。

《明史》记载,明孝宗在位初年,西域小国撒马儿罕,派遣使者前来朝拜大明。他们来之前,想献给明孝宗一头狮子,但不知皇帝是否会喜欢,于是为了谨慎起见,先把狮子的图像交给明朝甘肃镇守内监傅德,让傅德代为进呈御览。明孝宗一看狮子的图画,表示很感兴趣,结果遭到大臣耿裕的反对。耿裕认为,“且狮子野兽,无足珍异”,狮子不过是普通野兽,不足为奇,“彼复潜称可汗,兴兵犯顺”,当时撒马尔罕正在兴兵侵犯邻国,明朝如果接受它的礼物,会助长其气焰,反对接受这头狮子。明孝宗善于纳谏,听从了耿裕的劝谏,与狮子失之交臂。

《明孝宗实录》记载,过了几年,另一个西域小国迤西国,也派遣使者向明孝宗进献了狮子。狮子为中原所无,且相貌威猛,体型巨大,明孝宗非常喜欢它,在宫中建立“狮子房”,派遣专人照看狮子,并且“召各番使进入大内看戏狮子”,引以为豪。由于对狮子过于喜爱,明孝宗甚至“宠其使臣,厚加优待。临行又差内官伴送”,给以破格优待。

明孝宗的失态之举,引起了大臣们的警觉。大学士刘吉对皇帝的“玩物丧志”倾向十分不满,专门上表进行劝谏,意见十分尖锐,甚至想把这头让皇帝失态的狮子害死。《明史》记载,刘吉的奏章中说,“狮子诸兽,日饲二羊,岁当用七百二十”,狮子一年需要吃掉七百多只羊,“又守视校尉日五十人,皆繁费”,还要派五十个人看守,实在是极大浪费。不如“宜绝诸兽食,听自毙”。断绝狮子的口粮,让它一死了之。

狮子如今是保护动物,但古代却没有这种观念,因此刘吉为了防止皇帝玩物丧志,才会提出这种建议。不过明孝宗却动了恻隐之心,并未听从刘吉的建议,“帝不能用”,这头狮子也得以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