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观点丨高层贫民窟VS乡村大别墅,未来住宅设计走向何方?

2023-05-15     UniDesignLab

原标题:百家观点丨高层贫民窟VS乡村大别墅,未来住宅设计走向何方?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后的今天,似乎不再成为一句调侃,而成为了不少人真实的选择。与一线城市可容纳的人口与实际居住需求的矛盾有关,随着城市中心居住空间的需求不断上涨,对于建筑师和规划设计师来说,设计高密度住宅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变幻莫测、日趋复杂。

图1:Institute f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of Catalonia's (IAAC) Future House studio 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

作者|Gloria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寄生居住计划”

逼仄空间激发的另一种想象

高密住宅对城市居民的心理承压能力造成了巨大挑战,在疫情迫使外部一切活动运转停摆的情况下,逼仄的室内空间将身处其中的人的恐惧放大,人们承受着出乎寻常的精神压力。比利时摄影师Kris Provoost用一组摄影记录了香港疫情期间的住宅景象,Provoost认为,香港土地空间的高度饱和使政府在更高的高度,建造更多的住宅塔楼,但如果在物理空间内实行封锁,将直接对当地人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图2:荃湾住宅大厦,东方伊甸园系列图集的每张图片都少不了住宅错落在山间的景致。

Kris Provoost 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

图3:将军澳的乐活公园提供了21500套住宅,形成香港最大的住宅区。

Kris Provoost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

图4:“香港是一个宜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海洋和岛屿,但Covid-19 危机引发了人们对我们如何生活的质疑。” Provoost总结说,“这些郊野公园是许多香港人的救命恩人,我确信这一点。”

Kris Provoost 图片来源: https://www.dezeen.com

香港新市镇开发建设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第三代新市镇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除将军澳外还有天水围、东涌等,最初通过填海引入公共屋,再到隧道通车、工业村落成、地铁线通车,较为成熟的市镇搭建计划逐渐落地。居民可住进商品房或由政府资助的房屋。即便如此,面对已经高度饱和的土地资源,房屋只能步步上移到山腰,城市和自然分野已然如此明显。随着这种高密住宅引发的宜居困扰,“寄生居住计划”应运而生。

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院的毕业生设计了一种网络结构建筑单体——寄生豆荚(Flux Haus),用以作为笼式房屋更有尊严的替代方案,他们的建议基于香港深水埗地区生活成本高,迫使当地人定居在笼屋等不合标准的住宅中的现实,在提案中,每个吊舱都将悬挂在同一个网格构架上而这种单体的建造者将是以昆虫生物研究为蓝本的群体机器人。生活舱面积都超过六平方米。居民将从现有的建筑入口进入结构,然后被运送到可用的对接空间。

图5:Flux Haus寄生居住计划,用单人吊舱容纳下香港的五座塔楼。Institute f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of Catalonia's (IAAC) Future House studio 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

图6:单独的吊舱将配备屏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使空间能够适应居住者的需求。

Institute f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of Catalonia's (IAAC) Future House studio

图片来源: https://www.dezeen.com

城市的回声”

搭建降低社会犯罪率的睡眠舱

相似的,寄生元素除了被用在住宅楼的设想里,也以艺术的形式开始出现在全球城市大街小巷的各种角落的主体建筑上。有的是流浪汉提供的暂时落脚的住所,有的是众筹平台捐款搭建的睡眠舱,让恐怖电影《糖果人》里的悲剧不在现实中重演。

图7:为了突破城市居民在繁华城市中居住的界限,艺术家马克·赖格尔曼(Mark Reigelman)和建筑师珍妮·查普曼(Jenny Chapman)将一座临时的房屋形状的木屋悬挂在旧金山一家酒店的一侧。

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

图8:为了悬挂在建筑外体上,通常使用轻质吊舱,每个吊舱都有一个木制睡眠平台和折叠式座椅,将固定在英国首都现有建筑物的外墙上,以创建一系列过夜避难所。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

用高层对抗高密

住宅里的“自动售货机”

未来主义建筑概念旨在适应其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的需求,而不是保持静态结构。在这种范式下,存储在建筑物内的模块可以移动、重新组合、修改和回收,防止浪费并确保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马来西亚设计师Haseef Rafiei受日本自动售货机普及的启发,设计了能够为房主提供定制的模块化房屋的摩天大楼,客户将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一系列即用型住房吊舱中进行选择,以设计他们的家。房屋将由安装在建筑物上方的吊舱打印机在现场制造。打印完成后,吊舱通过连接到摩天大楼的起重机臂插入下方结构的空间。由于巨型结构充满了房屋,摩天大楼将变得更高以容纳更多空间和住户。

图9-图12:未来主义模块化建筑高层Haseef Rafiei 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

拉菲伊认为,像他的摩天大楼这样的机器人概念将成为满足城市住房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自动化缓解与建筑相关的劳动力、成本和时间压力。该设计在今年的eVolo摩天大楼竞赛中赢得了荣誉奖。

村屋焕新变别墅

人生重启房屋也可以重建

非建筑背景出身的一批年轻人,将老家破败的村屋推倒重建,用自己对“家”的理解,建造了一个小叠墅,从外立面到室内精装都突破了大众对农村自建房的刻板印象。逆城市化的居住选择,使他们将《星露谷物语》的游戏的故事设定搬到了现实。

图13-图14:回乡改造“握手楼”。图源知乎,好好住编辑部tupianl《还要啥豪宅?这届年轻人已经回乡盖别墅了》文章的受访者

共赴远方营造共居社群

把个人从孤独封闭的房间解救出来

从co-housing到co-living的观念转变,国内已经出现不少乡村共同体建设的新思潮,正如前段时间大火的一部剧《去有风的地方》所启迪的那样:“身处风险社会的我们,必须着手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

图15:上海平凉路筒子楼。Cestboncw

在浙江青山村、成都铁牛村、云南大墨雨村已经聚集了不少这样的“新村民”。共居实验“DALI+”选择远离喧嚣的大理古城,落位在洱海边的一个安静祥和的小村落——西城尾村。这里吸引来一批有着鲜明时代标签的人们,如年轻的嬉皮士、科技艺术圈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可以安静读书也可以夜谈畅聊。

图16:“如果没有直接共同体作为纽带,无论人们如何探索宏大的命题,如何冒险创新,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人势必将是空虚的。”——杜威 图片来源:大理+公众号 DALI+

无论是找到另一条出路的回乡人,还是追寻求索现有条件下容纳率最大化的大胆建筑设想,都试图解决一个根本矛盾——城市公民从居住环境中得到的幸福感与归属感,以及自己当下生活方式的价值认同感和城市容量的矛盾,生活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城市还是农村,而是要权衡好自己的内心,“你焦虑的话,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去解决它,去做。到哪里生活,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回农村,不应该是逃离城市回农村,如果是这样,你也会有一天,逃离农村回城市”。

发文编辑|XZn

专栏/审核Mel

审核编辑 | Miranda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Reference: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29829

https://sspai.com/post/73640

Eden of the Orient captures "immense density" of Hong Kong's housing (dezeen.com)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JQQJA3P0531MRZO.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2-08-23/doc-imizirav9292999.shtml

IAAC graduates propose parasitic pods as alternative to cage homes in Hong Kong (dezeen.com)

10 parasitic dwellings that cling to other buildings (dezeen.com)

百家观点丨王澍vs马岩松:中国山水建筑的未来在哪里?

百家观点丨她的城市

百家观点丨2000年古堡遭破坏:以牺牲建筑为代价的艺术,我们需要吗?

百家观点丨好设计 = 一切

百家观点丨不建也不筑的NFT建筑

百家观点丨《狂飙》高启强到底得卖多少鱼,才能从老破小搬到别墅

百家观点丨地震不会杀人,劣质建筑会。

百家观点丨建筑学怎么了?

百家观点丨香港通关!3年了,东方之珠多了哪些新地标,少了哪些旧风景?

百家观点丨垂直森林:城市的救星,还是一场白日梦?

百家观点丨建筑,要装饰有装饰,要内涵有装饰

百家观点丨闲置办公楼能解决住房危机吗 ?

百家观点丨停车位,但以人为本

百家观点丨设计是带来种族歧视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百家观点丨AI,不只是设计

百家观点丨“极简主义是对不同世界的渴望的表现”

百家观点丨听听大家对建筑学习的不同看法!

百家观点丨令人心动的OFFER【建筑专家】竟然是他......?

百家观点丨空间有性别吗?建筑中的女性主义

百家观点丨电影与建筑,谁造就了谁?

百家观点丨从纪念性聊到建筑师的表达欲

百家观点丨一场“完美”的建筑师婚礼是怎样的?

百家观点丨改变建筑的十幅画

百家观点丨建筑理论真的“无用”?——再论埃森曼纸板住宅House X / 林婉嫕

百家观点丨为什么路易斯·康的画作仍然重要?

百家观点丨元宇宙,是建筑师的乌托邦,还是就业新大陆?

百家观点丨如果设计是一场双向奔赴,那建筑师的剧本就是保媒拉纤

百家观点丨拆了,但没完全拆:中银胶囊塔重建权正在拍卖中

百家观点丨从概念到技术深度剖析:火遍全网的《吉巴罗》为什么这么牛!

百家观点丨我们将如何建立未来的图书馆?

百家观点丨住宅楼像搭积木一样整齐,高度统一!网友:“住在这里会抑郁,出门找不到家”!

百家观点丨从BIG到Gensler,不同身段的建筑事务所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百家观点丨线性、编织、智慧...卸下“概念包装”,明日城市有多远?

百家观点丨“古根海姆效应”后,地标建筑真的能改变一座城市吗?

百家观点丨罗杰斯改名,扎哈砸1个亿!大师事务所的成功全靠“好名字”?

百家观点丨涂鸦中标、推翻任务书,Steven Holl为什么总能搞定甲方?

百家观点丨中国最长木拱桥被烧毁,900年万安桥成遗迹!古建筑要怎样防患于未“燃” ?

百家观点丨建筑师如何硬核解压:焦虑邪气,通通散去!

百家观点丨由“她”向“我”,设计之于女性最终是去性别

百家观点丨动辄上亿的利润,玩元宇宙建筑的人都赢麻了吗?

百家观点丨《安邸AD》魔都园林办新展,如何探讨“家”之永续?

百家观点丨猫咪来当救世主?奥斯卡神作想不周全的,建筑师接着想!

百家观点丨如何用设计“预定”一款网红展?

百家观点丨当公共空间开始敌对“城市流浪者”,设计师真的“无罪”?

百家观点丨阿贾耶“加纳大教堂”被要求退设计费?5个项目3亿美元,党派之争还是违规?

百家观点丨新东方文化带货火出圈之后引发的建筑idea浪潮

百家观点丨7棵西湖柳树引争议!从秋水山庄到书院门,城市更新与文化保护百家观点丨界线在哪儿?

百家观点丨最能代表杭州的三个地标建筑,网友最喜欢的原来是…

百家观点丨会摄影的建筑师才是好的建筑师

百家观点丨不做炮灰、不做卷王、如何拿捏专业的国际建筑竞赛?

百家观点丨佐藤大在京都清水寺修了一条“天空之径”,美到窒息却颇受质疑?

百家观点丨“令人心动的offer”要拍建筑师?网友:看完劝退,请编剧放过我们!

百家观点丨2026世界杯举办地公布,都不及卡塔尔"2022"大楼出圈!建筑远比足球吸睛?

百家观点丨带个建筑师一起上太空

百家观点丨房子是居住的机器,吗?

百家观点丨 多薄,才算是薄?-Mark Wigley评SANAA(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百家观点丨永别了,“食神”取景地!红了46年的香港珍宝海鲜舫

百家观点丨备受期待的蛇形画廊惹热议,这位艺术家创作的“黑色教堂”,为何只有2星评分?

百家观点丨10家新生代建筑事务所,会有30年后的普利兹克得主吗?

百家观点丨现代城市需要怎样的停车场?在水泥地上画框的时代该翻篇了!

百家观点丨建筑文学爱好者在长三角体制内的所思所想

百家观点丨室内设计师待遇调研报告

百家观点丨我在楠溪江芙蓉古村,体会乡土温情

百家观点|2021年,值得细品的十大国内建筑

百家观点丨100年后的建筑师会是啥样?

百家观点丨2021年国内外20大建筑热点

百家观点丨四个关键词看 2021 建筑竞赛

百家观点丨2022最新交互设计趋势

百家观点丨10个懂生活的创意人,为何偏爱不一样的“城市烟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3ad00ef8bdc1f8e606bdac9c87687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