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举动,不止娱乐圈有救了

2023-07-27   视觉志

原标题:他一个举动,不止娱乐圈有救了

今天是十分特殊的一天,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70年前的今天(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197653名烈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都谈勿忘国耻,可如今这样终结百年国耻的纪念日正在被逐渐忘记。

所以当我看到一位年轻说唱歌手法老(本名孙权)竟然为志愿军老兵无偿捐赠129万元的时候,不可谓不震惊。

在这个慕强慕富的社会,别的说唱歌手,歌词爱写买了新车、新房、新表,炫富是永恒的母题。

但法老不仅没房没车,出门参加演出都常常放弃飞机,尽量坐绿皮火车。

老款手机的壳都已经发黄也不换,反手就是一个无偿捐赠129万。

网友也感慨,能做出捐助老兵这样的事,法老属实继承了先辈的英雄精神。

而法老对此的回应是:

“这是全体粉丝的赞助,我只是传递者,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持续关注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他更是在这条微博下面,对未来做出了承诺:

“从今往后,直到我死亡,所有法老个人巡演的我的部分的演出收益,都会捐助给需要的组织或人。

试问,有多少年轻人能像他一样还记得这些老兵?

又有多少人知道今天就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正日子?

我们好像,越来越不相信和关心所谓的英雄主义了。

戏谑、玩梗,娱乐至死。

可能有人会说,至于吗?

他法老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129万又能帮多少人,帮得完吗?

小视听过一个故事——

有人在大海边,看到一个小男孩蹲在水洼边,用手将搁浅的鱼一条条扔向大海。

“孩子,这水洼里的鱼有成百上千条,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孩子头也不抬地继续捞鱼,把它们扔向大海。

“那你为什么还扔?有谁会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条,这条……”

不是煽情,更不是鸡汤。

因为“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曾真真切切在我们脚下这片华夏大地反复重演。

英雄主义,可能都是孤独的

让时钟,倒回到上世纪80年代。

刚刚申办亚运会成功的中国,陷入了另一个新问题——

举国上下凑办会的资金,凑来凑去,还缺整整6亿。

这时,一个歌手站了出来。

他一天开3场演唱会,不眠不休,一年下来足足能办154场演唱会……

如此拼了命的演出,他就是表明了要“捞金”,更是要“急功近利”赚到更多的钱。

可人们非但不骂他、怨他,反而对他怀有感恩之心,还纷纷前去他的演唱会真金实银地支持——

他就是中国香港歌手张明敏。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一定听过他那首《我的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从歌词能看出,这首歌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诞生的背景确实也很特殊——

1982年,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试图掩盖自己在二战里的侵略罪行。

中、韩等周边国家骂声一片,社会各界都开始发声,反日情绪空前高涨。

在当时的香港,除了汪明荃给TVB热剧《万水千山总是情》演唱的主题曲《勇敢的中国人》之外。

黄霑作词、王福龄作曲的《我的中国心》,就是这股反日情绪的又一宣泄渠道。

大才子黄霑的妙笔生花不用多说,创作《南屏晚钟》《不了情》的王福龄也加盟,这首歌未来的传唱度十分可观。

可现实情况呢,却和唱片公司想象中大相径庭——

不仅没有歌手蜂拥而上、抢唱这首歌,甚至找遍全港连一位愿意接它的歌手都找不到。

为什么?

因为情绪归情绪,当时的香港还未回归,敢接、敢高唱民族情怀,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冒风险的。

张明敏不仅站了出来,还用普通话完美诠释了这股浓浓的家国情怀。

彼时的他,还只是香港乐坛坚持唱国语歌的一粒不起眼的沙。

曾在香港九龙电子表厂当工人的张明敏,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外,唱歌是他落班后最大的爱好。

但张明敏在唱歌方面也是有才华与天赋的——

1979年,他参加了香港当时的全港工人演唱赛和全港业余歌手演唱赛。

没想到一鸣惊人,捧回来了两个冠军。

遗憾的是,当时这类偏业余的比赛,宝丽金、华纳唱片等行业龙头都不会参与。

好在,张明敏被当时永恒唱片公司的老板邓秉恒看中,签了下来。

而《我的中国心》,就是邓秉恒邀请黄霑、王福龄写的。

在接这首歌之前,张明敏已经在永恒唱片的安排下,跟着香港音乐教父戴思聪等老师在学习唱歌了。

可国语歌在香港市场表现很差,发片的《乡间的小路》激不起一点浪花。

张明敏准备再回到电子表厂,继续老老实实当自己的工人。

但没想到,就是在这种境地接下的《我的中国心》,让他一下子从香港唱到了北京。

无名之辈,唱上春晚

1983年,第一届春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观众打电话点歌的直播形式,还是李谷一的《乡恋》因为呼声太高被临时解禁,从此不再有所谓的“靡靡之音”,流行歌可以被广泛传唱……

83版春晚都是绝对的经典,开创了很多先河。

所以,想超越经典,对于当时的春晚导演黄一鹤来说,太难了。

1984年的春晚到底该怎么办,他心里没数儿,坐着车一路南下采风,看看经济飞速发展的南方在流行些什么。

广州与香港,隔海相望。

大家都在因为年底,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要到北京来和邓小平谈《中英联合声明》,其中一条与香港回归有关而热切关注期盼着。

“香港回归!”黄一鹤灵光一闪,决定寻觅香港歌手加入春晚。

恰逢路遇《我的中国心》响彻广东大街小巷,旋律澎湃、歌词激动人心。黄一鹤二话不说,立刻连夜写报告报批,准备邀请张明敏。

春晚的意义重大,香港歌手必须通过严格的筛选。

张明敏工人出身,也从未参与过任何不良活动,非常适合。

黄一鹤辗转费尽各种办法,终于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联系到了张明敏——

得到消息后,张明敏立刻答应了。

可没想到的是,当他把消息告诉家人后,得到的却是反对的态度。

父亲说如果敢去,就要和张明敏断绝关系,母亲甚至都担心张明敏会因为说错话被抓起来……

1984年2月1日,农历癸亥年除夕,张明敏如约出现在了春晚的舞台。

身着中山装,围着围巾、戴着儒雅的无框眼镜,略带羞涩的张明敏一连献唱了四首:

《我的中国心》《外婆的澎湖湾》《垄上行》《乡间的小路》……

就这样,他成了第一位登上春晚的港台歌手。

借着春晚这个重量级的平台,《我的中国心》一夜之间全国从上到下都在传唱。

而张明敏南方腔调的港普,也成了最流行的时髦口音,人们争相模仿着他的语调、他的穿着。

他像是从维多利亚港吹来的海风,将人们心头压抑许久的尘霾拂去。

新鲜、流行、颇具吸引力,张明敏就此在内地大火。

尽管选择成为民族歌手后,回到香港的张明敏发现自己更被边缘化了。

但内地的演出邀约不断,张明敏也终于抓住了自己在唱歌这条路上的机会与希望。

伴随名利而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好不容易从一位工人,跃升为当红炸子鸡,张明敏站在改变命运的好时机,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

倾家荡产,为国凑钱

“祖国举办1990年亚运会的6亿资金差,能凑多少是多少!”

得知祖国缺钱的张明敏,在一句句“我的中国心”中,仿佛被深深烙上了中国烙印。

他和妻子商量,想要去内地巡回义演,能不能辞了电子厂的工作,将房和车一并卖了,来填补这6亿的亏空。

6亿,不是60,更不是600。

房和车卖了,自然也填补不了多少,但总是向着目标近了一些,又近了一些。

哪怕是一毫一厘,因为祖国在乎,因为人民在乎。

妻子支持了张明敏的决定,卖掉车房,凑齐500万港币,张明敏辞掉工作带着钱如约而至。

他向当时的亚运会筹备组提出,自己可以通过巡回义演的方式,将办演唱会的全部所得尽数捐出,当作亚运会的筹办资金。

就这样,他开始了无休止的“巡演狂魔”之路——

最多的时候,一天他能连开整整3场演唱会。

当时的经济比不上如今,演唱会门票也都是3、5毛的毛票。

但张明敏在乎,哪怕多1毛,也是1毛。

他连轴转,他不停地唱。

不知道,他将那句“我的中国心”到底唱响了几千几万遍。

更不知道,他有没有累垮、崩溃,嗓子冒烟到想要选择放弃的时候。

5天12场、一年154场……他硬生生坚持了下来。

这一纪录,如今仍然没有歌手能打破。

张明敏带着60万零零散散的毛票,悉数交给了亚运会筹办方。

可60万和6亿之间,仍然隔着一道深深的沟。

难道真的只能如此了吗?

申办亚运会成功了,可连钱都凑不够,囊中羞涩的中国只能在世界面前丢脸了吗?

永远不要低估英雄主义的力量。

那是不畏艰难困苦,慷慨奉献一切的力量。

那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尊严,奋不顾身的力量。

越来越多的人被张明敏感动,你3毛、我1元……源源不断的捐款,从全国各地涌来。

于是,我们看到——

北京新建的崭新场馆奥体中心,56个民族的代表相互拉着手,将吉祥物熊猫盼盼围在中央。

工整的仪仗队,漫天飘起彩色的气球,人们激动的呐喊声震耳欲聋。

虽然回头看来,远不及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2年北京冬奥会精致、高级。

但开幕式唱响的那首《同一首歌》,一直延唱到了今天。

我们办成了!

随着圣火传递,那时的人们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朝气蓬勃。

而1990年北京亚运会,也成了当时亚运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这不仅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

无论是比赛项目,还是参赛人数,都超过了历次亚运会!

令人骄傲,令人自豪!

可张明敏呢?他却在义演结束后,默默回到了香港。

不挤破头彰显自己的功劳,更不利用这次机会来赚钱。

在当时的港人眼里,他还是那个寂寂无名的唱国语歌的张明敏。

英雄主义,或许注定是孤独的。

或许如今的年轻人,也已经没多少人了解这个身穿中山装的歌手。

但张明敏却让世界听到了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祖国发自心底的呐喊与爱。

无论是法老,还是张明敏。

小视很庆幸能看到,在这个时代还有人相信英雄主义,在这片大地上类似的故事还在发生。

回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身上,如果下一次看到搁浅的小鱼,你会帮忙吗?

点个在看,也欢迎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

因为这条小鱼在乎,那条也是。

英雄值得被铭记,祖国更该被敬爱!

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我们的中国心,我们身上烙着的中国印!

27 / Jul / 2023

监制:视觉志

编辑:Haruka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