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军:教师工作的三大要务

2023-08-13   校长传媒

原标题:李铁军:教师工作的三大要务

【李铁军专栏】

教师工作的三大要务

原创作者|李铁军(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

教师这个角色可以赋予的范围很广,我在这里专门指在学校从事教育这个职业的人。从我理解的角度,教师工作的性质应该是这样的:教师是思想者,是知识传播路径的创造者,是实践探索的先行者,是未来文明的探索者,是先知先觉、有方有法的开拓者,绝不是一个只顾低头干事的执行者!如果一个教师无论是外在评价还是自我定位都是在执行的话,基本可以概定为是一个不很称职的教师。即使有太多的事务事需要我们作为一个执行者的角色去落实,但绝不应当是一个好老师主流的内外在形态。作为教师的本质角色需要做好三大要务。

第一大要务:上好课。

什么是好课?学生喜欢听、跟着动、印象深的课是好课,没有那么多的辅助条款。应邓小平同志说市场经济的一句话:“无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学生喜欢听的期待就是最好的标准。某些特种条件下产生的“好课”其实与一个教师优秀没有很大的关系,是在集体推动下,多次打磨的结果,与常态课的基本形态有很大区别。甚至说这种标高某种意义上是“卷”的作用力,大部分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达到,我指的是单节课,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或者精力去做那么的“磋磨”。所以,教师上好常态课的状态才是评价一个教师是否能“上好课”的基础。

课堂是场域影响力最为明显的地方: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教师上课状态(语言、神态、动作、评价与设计环节的配合等)张弛、学生投入的深浅、师生配合的疏密、知识继承性与生成性的能效等等,关乎了一节课的成败、好坏,关键都是教师的场域掌控力。其核心必须是站在儿童视角的认同,不是成人认为的“精彩”!儿童立场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的课堂基本态度。课堂是面对学生的,因此评价课堂的好坏孩子是有发言权的。教师上好每节常态课,其意义远远大于几年获得了一个县级以上竞赛课的一等奖!学生喜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评价没那么难:聚精会神、眼睛有光、意犹未尽、作业轻松即为好。

第二大要务: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教师需要高情商,要知道“教好书”,不光自己有知识,还得有方法,有技巧,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是老师的必修课。我大概罗列了一下学生对教师7种态度,以此来推断教师的素养以及对这个老师的基本判定。

我的这种罗列基于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当学生的体会,二是来自于自己当教师的感受。一个教师被很多届很多学生惦念、崇拜,无疑是在知识传授、人格影响、思想鞭策、理想树立、人生态度、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人,这种良师一生遇一即是幸运!会教书、教好书的老师绝对懂得经营和学生的关系,这是引领学生成长的基础。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人一直把自己供在师道的“神台”上,舍不得下来走近学生,高高在上的教条其实谁都不喜欢,但就是有很多人无法从自身改变。“双标”在教师群体中的现象还很严重,在学生面前的“圣人面孔”往往在同事、领导那里就是摆烂,不真实的东西往往影响着自己面对学生心境,就有了完成任务、爱听不听、死猪脸、脏口……等一连串面对学生的做法,这样怎么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呢?!如此的循环也在不断侵蚀教师自身的认同感,包括对职业本身。

第三大要务:培育自己高雅的志趣。

教师这个群体很特殊,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长期和未成年人打交道,工作的原因,疏于或者少于与社会的交际,由此可能产生的短视、自我、偏执、计较等等情况。所以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高雅的志趣,以此来融入社会,因为你只以教师身份来融入的话,可能会有高高在上的教条主义,也可能在其它方面被伤得体无完肤……

培育自己高雅的志趣就是在打开一条被社会所接受的通道,不至于自己在“封闭”中“狂妄”。仔细看我们身边很优秀的教师,绝对都有自己的“绝活”,除了征服学生,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有的老师可能还在写作、书法、歌唱、钢琴、戏曲……球类、跑酷、手工、美食、摄影、计算机、机器人、天文……演讲、戏曲、脱口秀、主持、养花……等等这些方面颇有建树,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高雅的志趣是丰润教师教育生活的强心剂,不仅仅让教师自身的灵魂、思想更加丰沛,也会让自身需求的教育资源成为源头活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更加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教师工作的三大要务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基础,强大的成长内驱力和集体鞭策的正向导引力有效结合,会让成为优秀教师从理想变为现实。

延伸阅读:

李铁军:在创新方法的路上不断摸索——“循迹·追溯·传承”大思政课实景课堂的反思

李铁军:“实景课堂”助推党史教育落地

李铁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再认识

李铁军:如何在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的思考——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为例

李铁军:生活不分科

李铁军:多科联动,推动“时间”在学生心中落地

体悟二十大 砺践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总行(三)

李铁军:体悟二十大 砺践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总行(二)

李铁军:在跨界中找寻数学深度学习的路径

李铁军:体悟二十大 砺践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总启

李铁军:亲子共同劳动是劳动课程有效落实的基石

李铁军:从“烹小鲜”中得到的教育启示

李铁军:且说学校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李铁军:让“大思政课”擦亮孩子的精神底色

李铁军:一场活动一场战役,一场成功满苑馨香

李铁军:教育路上的风景有你也有我——家长会上的交流

李铁军:幼小衔接的小学适应性教育的做法及思考

李铁军:打造智慧校园 赋能教育生态

李铁军:教育的初心向好

李铁军:心若向晴,阳光明媚!

李铁军: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李铁军:多措并举,为“双减”助力

李铁军:关于“双减”和“延时服务”的一些思考

李铁军:培育情商,就是在建构孩子幸福的未来

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的思考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