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百赞主打歌获得者回到舞台!”当屏幕缓缓拉开,抖音音乐人阿达娃和Lambert出现在聚光灯下,《为歌而赞》第二季第四期现场陷入一片欢呼和尖叫声中。
这或许是《为歌而赞》第二季节目值得记住的一个场面。Lambert第三期对百赞团说:“去年我也是站在你们(百赞团)的位置,所以你们也可以的。”一年间他从百赞团走上了《为歌而赞》第二季的专业舞台,更获得“百赞主打歌”的荣誉。这段经历也在告诉像他一样的抖音音乐人:我们都可以有机会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
在过去几年中,抖音平台正在成为音乐推广和音乐人出圈的关键力量。而通过《为歌而赞》第二季这样的舞台,新时期的音乐人们获得了更合适、更高效的上升渠道。当阿达娃与Lambert站在聚光灯下,改变正在发生。
如房琪所说:“很希望Lambert能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抖音创作者中有这么多有实力的人。”
用音乐说话
就是音乐人们的最好舞台
“做更多贡献的是Lambert,他一开口所有人都在‘哇’,我当时就觉得有信心了。”阿达娃在和Lambert表演完《那一刻心动》后如是说。在上一期节目中还被百赞团评价舞台表演力比较弱的Lambert,本期一开嗓就引来百赞团一片欢呼,并且与阿达娃高默契度地完成了表演,更在演唱结束后让全场高呼“在一起”。不得不说,阿达娃和Lambert把《那一刻心动》演绎的让人很心动。
Lambert两场演出的不同反馈或许足以说明,这确实是一个靠音乐说话的纯粹的舞台,对“歌曲”的尊重是歌手与台下爆赞团、百赞团共同的表达。
在这里,音乐新人的舞台会有人鼓掌,阿达娃和Lambert带来的《那一刻心动》获得百赞团送出的83个音符,以优异的现场表现赢得“百赞主打歌”;年轻的音乐人表现出进步也会有收获,抖音创作者出身的张欣尧第四期带来的《ICE CREAM》有了更高的完成度,获得的音符数也比上一场多了一倍。
《为歌而赞》并非以往的单向输出,台下的爆赞团、百赞团通过现场与歌手的沟通和送出音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双向对话场景。这些交流也都以“歌”为核心,帮助音乐人更好地成长和完成作品,有直接的建议,更多的是鼓励的声音。对阿达娃和Lambert的出色表现,韩雪会称赞“观众缘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有的人站在舞台上,他就是能一瞬间打动你”,而房琪会代表更多的抖音创作者,从短视频创作者的角度为音乐人喊一声“加油!”
为很多歌手送出正能量的房琪,在节目中的几度发言甚至让#房琪好会夸#登上了微博热搜。她会鼓励初次唱跳的杨宗纬“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也会夸赞郁可唯“我觉得郁可唯是白色的,它可以折射大部分的可见光”;她把张含韵比作“清风”,“十五六岁的那股清风吹到今天,你也还是最好的年纪。”真挚的鼓励让张含韵热泪盈眶。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美好的双向互动,让歌手们愿意在这里大胆尝试、突破自我,杨宗纬带来了首次尝试唱跳的《反差》,黑豹乐队在翻唱《时光背面的我》时大胆尝试说唱;袁娅维也带来过一首甜到全场尖叫的抖音热歌《靠近》,她坦言或许做专辑的时候不会写这样的歌,但在这里她愿意尝试更多的风景,真实地与观众互动。
而《为歌而赞》第二季的高质量舞美,让这里的音乐表达更加出彩,也通过贴合新型编曲的舞台秀创意,在视觉层面以音乐的通感实现更好的演出完整性,百赞团称赞孙楠的《生生不息》舞台“想闭上眼睛欣赏,但这么美的舞台让我不忍心闭上眼睛”。同时,更多元化的编曲和演唱风格,也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达。
这些都在放大《为歌而赞》第二季以“歌”为核心的属性,让更多出色的音乐人和好音乐被看到,也让像张欣尧、Lambert这样的抖音音乐人获得成长的机会,为音乐行业输送在创作、演唱和舞台呈现等领域的潜力人才。只用音乐说话,《为歌而赞》第二季成为他们最好的舞台。
从节目到平台
抖音为音乐人打造上升全链路
《为歌而赞》第二季第一期,柳爽演唱了火爆全网的原创歌曲《漠河舞厅》,他不无感慨地表达了对抖音的感谢:“以前我们巡演的时候宣传都是贴贴海报,然后有了抖音这样的平台,它帮助了很多默默无闻、在音乐现场里埋头巡演的音乐人。有一首歌被人知道了,我们巡演被看到了,我们能活下去了。”节目第一期播出后,首日即获得3.8亿的短视频播放量,累计合辑播放量5209万,且节目总互动量达到394万,越来越多的观众由《为歌而赞》第二季的舞台注意到这些年轻的音乐人们。
在音乐可视化的年代,音乐不止需要被听到,更需要被看到。这是《为歌而赞》第二季继续探索视频层面音乐传播的新价值,同时,这也解决了当下很多歌曲“歌红人不红”的问题,通过直观的影像助推新时代的音乐人“人歌共火”,让真正有能力的音乐人被市场看到和认可,节目本身成为一个重要的宣推窗口。
节目目前播出至第四期,正如去年凤凰传奇的《海底》让观众大呼“颠覆”,一批翻唱热歌正在抢占观众的歌单,不仅有成熟艺人的舞台演绎,更多的是许多有实力、但或许并不被大众熟知的抖音音乐人也在此蓬勃生长。
柳爽的《漠河舞厅》在精致的舞美设计加持下网友赞叹赋予了“电影级质感”。王赫野带来了《指纹》的深情翻唱,在现场收获不少爆赞团和百赞团成员的诚挚建议和鼓励。张欣尧在这里突破了自我,第二轮新歌阵营的演唱收到的音符数比上一轮多了一倍。阿达娃和Lambert《那一刻心动》的舞台更是获得第四期的“百赞主打歌”,即将得到百位抖音优质创作者的联合推广。
在此基础上,宣发模式的创新为音乐作品提供了二次破圈的机会。百赞团除了在现场可以和歌手进行直观的交流,他们围绕音乐的二创尝试,也通过抖音平台的特点赋予了音乐作品新的生命,更反哺音乐行业反思未来乐坛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
此外,平台跨屏的“点亮主打歌”玩法,也将对节目的评判和讨论进一步放大至广泛的市场受众层面,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参与点亮“主打歌”,表达自己的喜好和认知。这种宣发模式可以说是打通了PGC-PUGC-UGC的双重破圈链路,从节目和平台的不同发力方向上助力好作品破圈。
而在这背后是整个抖音平台为音乐人实现梦想的路径搭建。从上游音乐人的培养和在线积累,到中游辅助音乐人成长、与前辈音乐人沟通,创造“歌红人红”的更多可能性,再到下游宣发推广的新模式,《为歌而赞》第二季可以说是深度嵌入到整个抖音音乐宣推的体系里。
这对原本抖音的音乐推广效率进行了某种升级,通过视听体验构成的完整音乐传递、现场的对话体系、专业音乐人的建议等,为音乐人成长打造了更具效率和价值的路径。Lambert无疑是最明显的例子,出身抖音创作者的他获得了令其他人羡慕的机会;同样从抖音走出来的张欣尧,如韩雪所说“你承载着他们所有人的一种上升的可能,一种职业前景的转化,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从节目到平台,《为歌而赞》第二季与抖音串联起了完整宣发链路和培养机制。曾凭借《大风吹》走红的王赫野,在第一期带来《热铁皮房顶的夏天》后真诚地坦言“一个歌手有一个代表作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我也很荣幸能够有这样一首歌”。抖音和节目为这些音乐人提供的,也正是这样“一首歌”的机会,也是如房琪所说“抖音给了年轻人跟这个世界平等对话的资格”。
助力华语音乐正向发展
抖音的变与不变
目前,抖音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生态的关键一环,也在深度影响受众审美和音乐消费方式。《为歌而赞》第二季中出现的《我想要》《删了吧》《漠河舞厅》《嘉宾》等抖音热歌,大多都诞生于近两三年之内。《2021中国音乐营销发展研究报告》显示,80.2%的受访音乐人选择入驻短视频平台和粉丝互动。
抖音也在持续探索助力华语音乐的正向发展。在平台比较突出的宣推层面,抖音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推广玩法,从视频挑战、二次创作等不同方向鼓励热歌使用;对原创音乐人的培养也进一步发力,早在2020年抖音已经推出看见音乐计划和抖音音乐人亿元补贴计划,目前抖音音乐活跃推广达人已超10万,今年2月,抖音音乐开放平台宣布品牌升级,正式命名为“炙热星河”,助力音乐人一站式管理作品、获得更多流量曝光机会。
而通过《为歌而赞》第二季来看,抖音的音乐发展策略,也表现出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初心和责任。短视频成为音乐宣推重镇的背后,是流行音乐的传播渠道完成了“自下而上”的重塑,是观众的喜好和多元化的评判标准,是正在掌握影响音乐流量的话语权。
抖音正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会在现场试图搭建一个歌手与大众对话的平台,完成音乐作品在市场流通过程的可视化“拟态”,让歌手获得更多反馈声音。在这种努力背后,我们能看到平台对行业的敬畏心和承担责任的担当。
变的则是探索更加丰富多元的上升机会和渠道。
在这个层面上理解百赞团,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如前文所言,可以真实反馈当下音乐市场的声音;而重要性则在于,当他们将抖音上的“转赞评”搬上节目,进一步推动了长、短视频可能的结合,也将过程中的发声、二创转化为新的内容,百赞团也是内容创作者,成为音乐作品推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台上台下,大屏小屏,成为新时代下音乐百花齐放的重要一环。
更多的Lambert们将在抖音平台成长起来。聚集在抖音平台的新生代抖音音乐人们,有实力也有独特的音乐表达,正表现出更强的专业化、多元化趋势。通过《为歌而赞》第二季的舞台,这些抖音音乐人正在被看到。这仿佛一个华语音乐前进路上的加油站,助力更多阿达娃、Lambert、柳爽、王赫野、张欣尧们从小屏幕走向更大的舞台,也点亮属于自己的音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