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得来的妹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23-11-08   南国早报

原标题:采访得来的妹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采访得来的妹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钟亮

“阿哥,中秋节我回去看望揭老师了,他已经七十几岁了,身体很好。”

“阿哥,包子和饮料我放在门卫室,钟岚姐姐(记者的妹妹)也有,你有空时记得去拿啊!”

这个叫我阿哥的姑娘,其实与我非亲非故,因一次采访而结识。十多年来,我们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了。

事情要从2009年的一次采访说起。玉林市博白县成绩拔尖的初三女生张玉丽不幸患了白血病,晕倒在教室,被送医院救治。邻镇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吴老师得知后,带领全班同学多次帮助和慰问张玉丽。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成就,在当地传为佳话。

为此,我前去博白采访。彼时,张玉丽正在南宁治病,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停药的窘境。吴老师发动全班同学,再一次为张玉丽捐款。于是,登记簿上那些零散的记录,汇成一叠厚厚的零钞,总共243.3元,这些都是同学们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零花钱。吴老师委托我返回南宁时交给张玉丽应急。

吴老师说,张玉丽的病、她的家境、她一个人躺在病床上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在努力复习功课……这些震动了同学们的心灵。即使最调皮的同学也被触动,老老实实捧起了书本,班风焕然一新,学习氛围也更浓了。

回到南宁,我把这事讲给自己的妹妹和爱人听,她们也很感动,决定和我一起去看望这个勇于跟病魔抗争的小姑娘。那是3月初的一天上午,我们走进病房,看到一个捧着语文课本认真学习的女生,我轻轻喊了声张玉丽,她抬起头来,尽管大大的口罩挡住了面容,仍然可以感觉到她在微笑。

那一天,我们聊了很多,走的时候,我们掏空了身上所有的钱塞到她手里。因为我们能感觉到,眼前这些生活的磨难,从未磨灭她眼中的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小姑娘单薄的身躯里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勇敢,正迸发出一股温柔而又强大的力量。这样的力量,相信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她都能保持乐观向上。

2009年3月10日,南国早报以《“爱心班级”有位特殊学生》为题,用2500多字的篇幅,讲述了张玉丽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以意想不到的坚强打动了一大群素不相识者,大家又合力帮助、安慰和鼓励她的暖心故事。

南国早报关于张玉丽勇斗病魔的报道截图。

张玉丽勇斗病魔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读者,不断有人来电询问情况,还有好心的民间医生愿意提供帮助。

后来才得知,我们去看望张玉丽的时候,正是她最艰难的时刻。不期而至的一点帮助、一句问候,在她的内心曾掀起了怎样翻江倒海而又美好的悸动?最后,也许是上天眷顾,张玉丽身上真的发生了奇迹,她用一年多的时间,历经现代医疗和传统中医治疗,最终战胜了病魔。

“阿哥,我在金牛桥的包子店里,大儿子和女儿也在,你过来讲故事……”2011年,张玉丽和爱人在南宁开了一家包子店。如今转眼已过去了10多年,别人对她的称呼也从“阿妹”变成了“老板娘”,她也成了3个孩子的妈妈。她和老公一边用心打理着这个赖以谋生的铺面,一边手忙脚乱地照顾着孩子和亲人,总是对顾客和市民甚至偶尔出现的流浪汉温柔以待。

张玉丽背着小儿子在包子店里劳作间隙的自拍照,看得出她虽然忙碌但仍笑对生活。

张玉丽总是牢记着那段艰难的时光,铭记并复刻着人们发自内心的真诚、善良和美好。这么多年来没有改变的,是她的笑容,她始终真诚又善良地面对生活。这难能可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杨波 蒋为(见习)

校对:黄少华

责编:唐海波

审核: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