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好钻戒之后,我们离结婚又近了一步

2019-10-30   怀左同学

文/怀左

01

上周日下午,我和二胖,还有哥哥嫂嫂一起逛街。路过一家卖钻戒的店时,二胖再一次被吸引,然后拉着我们,迈步进了店中。

事实上,这一年以来,只要遇到卖钻戒的地方,她都会进去看看,戴一戴,然后笑一笑,再看看我。所有的笑都是从眼睛里泛出来的,还带着点傻气。

喜悦和期待都挂在了她的脸。每次看完,她都会拉着我出门,然后小心翼翼地和我说:“哥哥,钻戒好贵啊,我们到时候买个小一点的吧,省钱。”

她有小女生的心态,有孩子般的期待,有最地气的生活状态,会考虑我们的所有将来,还会精打细算我们手里的每一分钱。

就在那天,当我再一次看到她的眼里欣喜的光芒时,那时的她,正看中了一款同样也让我动心的钻戒。左右试戴了一会儿,她又试了一个钻小一些的同款,最后交到店员手中,然后准备叫我离开。

我没动,转头对店员说:“就刚才那个,我要了,如果可以的话,请帮我在内圈刻上我们的名字。”

二胖惊呆了,张大了嘴,脸上挂着欣喜和诧异,呆滞了两三秒后,着急地说:“哥,我没想要啊,这个太贵了,咱们回头再商量好吗?”

能力范围内,我想给她最好的,既然早晚都会买,那择日不如撞日。我一直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也是一个很相信缘分和感觉的人,状态起来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最好的时候。

其实我们也总会聊结婚时的样子,捎带就会聊到钻戒首饰的样子,同时她也会问我到时候会准备什幺小浪漫。

我从来都没有什幺小浪漫,直男的浪漫,往往是天马行空的。

02

我见过很多婚礼,有的在生活中,有的在电视上。但说实话,也就是自己快结婚时,我才真正注意到里面的很多礼节性问题。

以前我觉得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事情,真想在一起那就结婚,现在才发现其实结婚是一系列事情的合集,既需要认真走好每一步,又需要照顾好特别重要的那几步。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农村参加过的大多数婚礼,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吃饭,另外再看看新娘。平时家里伙食不行,参加婚礼宴席是我改善伙食的重要手段。最贪吃的时候,我甚至还会厚着脸皮再吃一次。

另外,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还有这样的一个观念——等我准备好了再去做事。对于婚姻,我之前也觉得应该准备好了以后再提,我把这种想法和长辈说过,他们给我抛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准备好,到底都在准备什么?”

事实上,人生路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行动中完成的。开始了才会走向完成,如果只是空想,问题会越来越多。

“等待”二字其实挺伤人,消磨耐性,毕竟时光如流水。

这些天二胖带我看了一个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第二季》。类似的综艺节目,我基本都是在她的带领下才会看,一个人的时候,我更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会书。

看来谁都逃不过“真香定律”,看完两集之后,我被里面的一些生活细节所吸引,然后约她过些天一起看第三集。想来,这也是两个人在一起最有趣的地方:发现新的乐趣,变成全新的自己。

就像前两天一个朋友从自贡给我们寄了些兔肉,二胖收到后,说不想吃。我拆了一包,简直人间美味,在一帮一边吃一边大呼过瘾。没一会她就来拆第二包了,一边觉得辣,一边说”实在是太好吃了!“

这些啪啪打脸的细节,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乐趣。

03

作为一个从小就不怎么听家里话的人,其实我之前完全没有结婚的念头,即使身边的很多朋友陆续迈入了婚姻殿堂,我也不为所动。很多时候,我觉得感觉未到,心不动,我基本不会动。

感觉到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不好说,模模糊糊,大概能说清楚的可能就是一个词——舒服。会觉得踏实,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有家的温馨。

这种感觉在学生时期表现于花前月下,各种心意和小浪漫,出了社会之后,其实就藏在一起做家务、各自工作、吃饭聊天、逛超市,还有诸多的相视一笑中。

偶尔她也会哭,让我不知所措。她其实在平时生活中是一个不怎么会表达的人,但在哭的时候,她会掏心掏肺地倾诉一番。往往这种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会让我安静倾听,然后做出彻底的改变。

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这怎么这么像刘备老师曾经用的招数呢,不知不觉间就给我洗了脑,让我学会了做家务做饭,而且还当成了一种放松和享受。

防不胜防,不如不防。

原来所有的小心思,都是因为心疼。爱就是心疼,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

前天她说”哥哥,以后我们在睡前的时候一起读一小时的书吧,工作之后突然感觉知识不够用了。“这也是我一直倡导的,终身学习应该落实在每一天。看来在一起相处久了之后,想法也会越来越接近。

我们又喜欢上了淘锅,陆陆续续买了不粘锅、小电锅、电饭煲、砂锅、蒸煮锅、小饭锅,未来应该还会有高压锅、大铁锅、平底锅……

看来人的爱好真的是可以培养的,我还是相信那句话,选择一个人,就选择了一种生活。

生活,舒服最重要。

04

话说回来,结婚其实也是一种仪式。结婚前最重要的事情还应该是培养习惯,两个人本来就是两个不一样的系统。激情和新鲜感总会散去,再往后,更需要共同的习惯、爱好、目标和小追求。

都是一路磨合过来的,长大后已经不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真落实到生活中,更重要的还是吃喝睡觉柴米油盐。两个人能否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好好赚钱,好好生活,这才是最真实的状态。

再有就是包容和妥协,以前我们不争朝夕,只争对错。

现在面对小情绪和小言语,不再理会,一笑而过。这也是无数打闹后逐渐形成的默契,算了,大人不计小人过吧。

所以我现在更喜欢看汪曾祺的散文,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磕磕绊绊,也有洒脱自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认真做着平凡的自己。

长大也是这样,以一种越来越低的姿态,贴近到生活中、人情里,油烟缭绕,欢声四起。

不再只看重自己,而是学会了照顾他人。

昨天她建议我以后读过的书就留着,不要再送人,然后家里的书越来越多,以后整一个大书房,想读哪本书直接抽出来读就好。我也喜欢这样的感觉,同时也感谢她支持我的兴趣爱好。当爱好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潜移默化,就成了我们。

有时候她会给我打电话:”哥,你干什么呢?“

我说完事情后,问她有什么事。她会在电话那头说:”没事,就想看看你在做什么。“

就这样吧,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