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妈妈群里有小伙伴提到这样的问题:再过一个月,我的预产期就要到了。但是总觉得自己啥都不懂,心里有点忐忑和焦虑。
我想知道,等孩子出生以后,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
由于最近刚好有其他人问到类似的问题,今年咱们就简单叨叨一下。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天,全家人肯定都是既兴奋又紧张。除了刚生完的产妇,需要躺在床上休息,其他人都会忍不住去围观刚出生的小宝宝。
而且,还会赶紧拍几张宝宝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和亲戚群里,给亲朋友好友报喜。有些人更夸张,直接挨个打电话或者视频,恨不得昭告天下。
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高兴之余,可别忘记了以下这4件事,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很重要。
注意给孩子保暖
新生儿出生以后,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暖。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而且皮下脂肪比较薄。出生后1小时内,体温就会逐渐下降。
如果不注意给宝宝保暖,只靠新生儿自己去产热是完全不够。很可能会因为过冷,而导致硬肿症。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我们既不要让宝宝受凉,但也别把宝宝捂的太厚了。如果太热的话,宝宝则很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
所以,这就非常考验照顾者的细心和耐心。经常去摸摸宝宝的手脚和背部,及时地给宝宝增减衣物和盖被。
此外,室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5~28度左右。
让宝宝侧卧,便于吐羊水
新生儿从妈妈体内分娩出来后,医护人员会赶紧给宝宝清理呼吸道。
他们会采用挤压法以及吸痰管,将宝宝口腔、鼻腔以及咽部的粘液和羊水清除干净。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宝宝是能够被清理干净的。但也不排除少量宝宝,依然还是会分泌少量的羊水。
这时候,负责照料宝宝要格外注意,让宝宝的头偏向一侧睡。这样利于羊水尽快排出来。
当羊水从宝宝嘴角流出来以后,家人要及时用纸巾或者纱布擦干净。
注意宝宝第一次拉便便和尿尿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刚出生的宝宝,会在生下来的24小时内拉出墨绿色的便便。这就是所谓的胎便。一般来说,胎便大概2、3天就可以排干净。
除了拉便便,新生儿通常会在48小时内,第一次尿尿。
如果宝宝超过36小时还没有排出大便,48小时还没有尿尿,就要引起警惕。赶紧找医生,给宝宝检查一下,排除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部位畸形。
配合医护人员给宝宝接种疫苗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而且现如今,很多医院还会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
其中,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般是打在宝宝的左上臂。接种该疫苗后,绝大数宝宝的接种部位,都会出现红肿等症状。
不要过于担心,这属于正常现象。等红肿消退后,胳膊上就会留下疤痕。
而维生素K则主要是为了防止新生儿体内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当然,除了以上这4件事,家长也要注意宝宝的脐部护理和臀部护理。
通常情况下,脐带会在出生后10天左右自动脱落。在脱落之前,最好每天坚持用碘伏给宝宝的脐部消毒两次,避免感染。
至于臀部护理,其实就是要及时给宝宝更换尿布或者尿不湿。每次宝宝拉完便便以后,可以用温水清洗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
1. 如果是小便的话,不用每次都清洗,注意频率。因为会阴部是比较娇嫩的,清洗过多,反而容易发炎,出现细菌感染等;
2. 清洗时,不要频繁使用沐浴露;
3. 清洗过后,要及时擦干,避免出现间擦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