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妈妈就会知道自己有多爽

2022-07-02   沫沫的静好岁月

原标题:尽早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妈妈就会知道自己有多爽

傍晚的时候,拉着小宝去楼下做日常的核酸检测,本来没有想着在小区里玩耍,结果碰到了小宝的一个好朋友正好也在,于是两个孩子碰到一起就难分难舍了。

可怜了老娘我,本来确定是做了核酸检测就回家的,所以我穿了个短裤就出了门。傍晚的蚊子正多,看到这么大片的“肉肉”,还不开启疯狂模式,蜂拥而至,很快就把我漂亮修长的腿咬得红肿一片,不堪入目了。

我一边跺脚,一边冲着小宝嗷嗷叫道:“再玩5分钟我们就回家啊!”

小宝和好朋友一边开心的奔跑,一边用袖子毫不介意的擦着满脸的汗,回头还不忘果断的拒绝我:“不好!”

我继续坚持,伸手拽住小宝:“那再加两分钟,好不好?”

小宝不得已被我抓得牢牢地,只好敷衍地对我说:“妈妈,给我10分钟吧!”

我连忙拿出手机:“成交!你看,现在是18:23分,10分钟后就回家!”

小宝连连点头后,挣脱我继续冲着好朋友跑去。

18:32分,我跺着脚、拍着腿、拿着手机对小宝示意:“还有1分钟。”

小宝头也不回地回到我一声:“我知道了!”

然后,他停下脚步,对好朋友说了些什么,两个孩子又一起商讨了一会儿,小宝直接来到我身边:“走吧,妈妈!”

时间正好是18:33分。

我对小宝的表现满意极了,顿时腿上的包包似乎也不那么痒痒了。

说实话,小宝的时间观念很强,只要提前和他商量好时间点,他基本上都能够如约、按时的按标准执行。

比如看电视吧,商量好30分钟后,那么到了点儿他多半会主动关电视;除非是他正看到激烈、兴奋处,也会和我商量或者哼哼唧唧,让再多给他一会儿,把这个片段看完就好。

再或者玩游戏,防沉迷开始后,也就是周末每天的1个小时,小宝对此心心念念,但是到了时间他就会毫不留恋地把平板放回去。

所以,我是非常欣赏小宝的时间观念以及“定力”的。

而且,只要能够培养出孩子的“时间观念”,作为家长在很多时候真的很省心,感觉很爽!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急不得。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来循序渐进地进行哦!

首先,孩子很小就有时间观念。

只是宝宝们的时间观念并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精确到“几点几分”。他们对时间的判断标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其次,3岁之前。

0-3岁的宝宝几乎都是活在“当下”,对于时间没有什么基本的概念,对过去、未来、今天、明天等大的时间段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对时间的知觉,主要依靠本身的“生物钟”:比如饿了的时候,就是喝奶的时间了;困了的时候,就是睡觉的时间了。

妈妈在这个时候要按照宝宝的生理需求来安排他的吃喝拉撒睡,不要随意调整宝宝的作息时间,以免打断他的生活秩序,这样会不利于宝宝对时间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更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第三,3岁以后

大约从宝宝的3岁开始,他们会逐渐形成积极的时间概念,在举止言谈中也会越来越常用与时间相关的字眼。

这个阶段的宝宝,时间知觉通常与事件有关,比如到了去幼儿园的时间,到了睡觉的时间,一日三餐的时间等等,逐渐从模糊到清晰,从大概时间段到精确时间点。

宝宝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作为判断的标准,了解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白天黑夜的交替等,到根据自己的作息来判断每天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精确的时间段,再到逐渐认清楚钟表的指针……大约也会用2-3年的时间。

一般来讲,3-4岁的孩子分得清白天、黑夜、早上、晚上;4-5岁的孩子则会用昨天、今天、明天来准确的叙述事情;5-6岁的孩子就会准确表达出几点钟。

总之,在帮助宝宝梳理时间观念时,父母要顺应宝宝的生物钟,不必操之过急,也不用急功近利,只需要按照他们生长的规律,逐渐把时间的概念和秩序的观念导入给孩子就好。

另外,父母的以身作则同样重要,既要言出必行,严谨的对时间加以把控,让宝宝对时间同样充满敬畏;又要规律生活,尽可能按时作息,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