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的孩子,才更聪明”!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不理解!甚至觉得它有一些矛盾。
会玩和聪明之间,怎么会有关系呢?要知道,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贪玩,因为贪玩的孩子都特别调皮,平时最拿手的就是闯祸。
心思都用在玩上了,哪里还有心思去做其他事情呢。作业潦草不堪;成绩一塌糊涂……
为人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学习问题。毕竟,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成绩优异的话,选择机会会更多一些。
这也是为何,父母说起孩子贪玩时,都特别无奈的原因。生怕他们光顾着玩,而忘了其他的事情。
会玩的孩子,真的更聪明吗?
对于这句话,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持质疑态度,压根不相信。
但实际上,这句话是对的,而且还是经过相关实验和研究得出来的结论。
之所以说会玩的孩子聪明,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更活跃,性格更开朗。这也造就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应对和解决事情的能力,都相对更强一些。
换句话说:孩子现在的心思不在学习上,但只要他们认真学习,成绩都不会太差。毕竟,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更强一些,学习起来不会太费劲。
当然,这里所说的“贪玩”,不是父母以为的只顾玩手机游戏、看电视,而是真正的“玩”。
在这个注重教育的年代,学习已经不是唯一的出路。成绩优秀固然重要,但是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像德智体美劳也是一样重要的。
千万不要小看玩耍,很多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更容易激发他们身体内在的潜能,培养出更多的好习惯。
之前看过一位妈妈的分享:
上小学之前,她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陪着孩子一起玩。只要有时间,就跟孩子玩他喜欢的乐高积木,两个人一起探索、拼装,玩得不亦乐乎。
无形中,把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慢慢培养出来。每次玩的时候,就发现孩子的想法特别多,是个很有主意的人。
重点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写作能力,明显要优于其他孩子。尤其是在幼儿园生活中,这两方面的表现,特别出众。
如何玩,才是变聪明的重点
1、把手机游戏,换成动手实践
现在的孩子,他们太喜欢手机游戏了,尤其是假期的时候,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之多。照这样下去,不仅眼睛视力受损,而且还会越来越笨。
聪明的父母,压根不给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机会,从一开始就断了他们的念想。而是把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换成动手实践的事情,效果真的不一样。
换个角度理解,动手实践就是所谓的“手工”,涵盖的内容也特别多。可以是孩子喜欢的剪纸、乐高,也可以是做家务、做饭等等。
总之,多让孩子动手,除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之外,还会顺带着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2、把学习补习班,换成兴趣社团课
为何要把补习班,全部换成兴趣课呢?要知道,补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多学习知识,将来可以提高成绩。而兴趣课,没有太大意义,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这也是为何,假期补习班的人数明显比兴趣班人数多的原因。在父母心里,学习成绩还是更重要,兴趣班都是次要的。
但实际上,假期的时候,还是别逼着孩子学习了,尤其是所谓的补习班。趁此机会,倒不如去参加兴趣课,体验一些平时没有学过的东西。
很好理解: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他会更愿意花时间。学习,本来就要面面俱到,更何况在兴趣班,也能培养孩子的耐心、专注力。
3、利用性格区别,找到更好的玩耍项目
性格开朗的孩子,可以多为他们找一些安静的活动,像手工、画画、积木类……
性格内敛的孩子,要选择人多的项目,像竞技类的球类活动,大家一起玩耍……
总之,因材施教的时候,父母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要知道,未来人生中,性格对命运的影响最大。
不仅要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且还要想办法弥补他的缺点。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让孩子更加优秀,自然也会聪明。
会玩耍,和不会玩耍的孩子,其实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特别明显。
大家会发现,会玩耍的孩子,他们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机灵劲;而那些不会玩耍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能力,总感觉会慢别人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