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出来后,别急着补高一新课,多数家长忽略这件事更加重要

2022-07-21   峡谷爆笑团

原标题:中考成绩出来后,别急着补高一新课,多数家长忽略这件事更加重要

前段时间,北京市中考的分数公布,引起了家长圈内的惊异和探讨,特别是六百五十分竟排到了好几千名外的消息,让众多父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担忧。虽然这次的中考分数提升,和试题的难易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但面对未来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父母们还是希望孩子可以从中脱颖而出,顺利升上好的高中。

虽说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一部分课外补习班纷纷转型或另寻他路,但大多数家长仍旧对补习班有一定的执着,尤其是孩子平时在校成绩差的,课后必然要经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所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当中考结束之后,父母们也开始张罗给孩子报名各种科目的衔接班,期盼能在这个暑期可以通过提前预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应对新学期的各类新课程。

但是,在顾及孩子的学习之时,许多家长却忘记了这么一件事,其重要程度甚至高过课后补习。

我们都知道,初中的知识大多偏向基础,学生们认真学习的话也能比较快掌握;但高中的知识却对逻辑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会在长假期里给孩子安排补习,为的也是孩子能够尽早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环境。

不过,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到了补课带来了什么效果,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状态。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成绩提高,其余的事情无需太过操心。但其实,位于初升高阶段的孩子们,也正处于比较敏感的青春期。在经历了压力较大的中考之后,又即将迎来充满挑战的高中学习。倘若总是以焦虑或不安的情绪对待,分数也会非常地不稳定。

再加上中考出分过后,每个人进入的高中环境都不同,不是压力较大,就是容易受到班级氛围或同学状态的影响。在迷茫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发问:“我能顺利应对接下来的课程吗?其他同学肯定比我学得更好?我这样还能考上大学?”

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很普遍,甚至是大部分初到高中的同学都会遇到的状况,但家长也要认真对待,有效地引导心理方面的状态转变,让孩子可以摆正心态,既不能太过急躁,也不能直接放弃,还是要继续努力,保持稳定且优秀的成绩,才有望达成目标。

除此之外,成绩排在中间或后面的同学要给自己树立起信心,虽然中考没有发挥出特别好的水平,但在高中的努力学习之下,说不定会直接逆袭,超越自己以往的分数。

说完补课前的心理辅导工作,我们再回到补课的话题。有些家长在看到别人纷纷送着自己的孩子去补习,自己心里也有类似的想法,可究竟有没有必要在孩子升入高中后补习?我们可以从这几点进行分析。

首先要明白的是,每个学生对于补课的需求都是不同的,父母们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决定要补课之前,先看看薄弱的科目是哪几个地方比较欠缺,倘若只是基础的知识,平时多多加强即可;如果是关乎逻辑或者是整个系统的,那就得考虑是否要补个课了。

补课的形式有很多种,倘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通过小班制教学,即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学生的短处,而且学生也能在监督之下变得更为自律,知识也能掌握得更加全面。

当然,除了小班制教学,还可以考虑大班制,但大班制要多加注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起码是相差不太远,老师也不会为了照顾个别学生降低补习的课程进度。

家长们在安排的时候,最好提前询问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如果本身比较自觉,而且学习能力也不差的学生,是可以让他们自己先预习的,只不过需要家长多花功夫监督,并严格制定计划施行。

无论如何,初升高的衔接补习是因人而异的,毕竟在开学之后,老师还是会在课堂上重复之间提到的知识点,倘若因为提前学习造成了不愿听课的后果,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总结:从今年的高考题来看,在注重学科知识的同时,个人的阅读面和创新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提醒各位家长,如果有意愿补习衔接课程的话,必然要侧重于方法的选择,课本的知识的确重要,但一味地学习只会固化做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