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孟祖平
九月九,佳节又重阳,金秋时节,重阳节来临。此时,菊花花开,多姿多彩;茱萸结果,色泽鲜艳。
“重阳”之名与《易经》有关,《易经》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习俗,最初起源于上古时期祭天帝祭祀活动,到了汉代,重阳节习俗开始丰富,据汉代《西京杂记》记载,当时,有佩茱萸、食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许多习俗;晋代,民间开始有重阳登高避灾祸习俗。古人认为,重阳之日,是吉利日子。唐代,重阳日正式被定为节日。
重阳与茱萸寓意习俗
在唐代,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句,当属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自古是中药之药材,可驱虫去湿、消积食,治寒热。民间传说,茱萸是“辟邪翁”,是辟邪驱鬼魅的护身符,能“辟除恶气,令人长寿”,当时,重阳节人们头上发簪上插茱萸、身佩茱萸布袋习俗,有辟邪求吉之寓意。
茱萸果
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初夏开出小黄花,秋季结果,果实色赤,似椒子,又名越椒。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果实在古代均为中药材,其中,吴茱萸果实成熟后“气芳香而浓郁”,古代风俗及古诗词中经常提到的茱萸,多指吴茱萸。
茱萸花
茱萸,在古代寓意丰富,有吉祥、驱邪、长寿等美好寓意。古代,常以茱萸植物为原型设计成的茱萸纹,在汉代非常流行的服饰纹样,常出现在丝织和刺绣服饰之上。茱萸纹多以椭圆心形叉刺样式出现,故又称“叉形纹”、“叉刺纹”,通常由三瓣花头、卷曲的枝蔓和盘绕的方折线组成,形式优美,线条流畅。
食茱萸,自古是辛辣调味食品
食茱萸果实可以食用,因枝干上布满瘤乳状尖刺,故有“鸟不踏”之名。食茱萸,在周朝很受重视,是祭祀之食物。古代,在辣椒没有传入中华之前,食茱萸是古人常用辛辣味调料之一。《齐民要术》曾记载四川人用茱萸腌鱼,是将鲤鱼切成鱼片,洗净撒盐,压石控水,将糯米饭、茱萸和橘皮、酒搅拌均匀作为腌鱼料,在瓮中把鱼片和腌鱼料交替层叠,最后用菰叶封口一月后腌制而成,清蒸、烧烤皆可,尤以熬汤滋味最美。记得小时候,奶奶曾常用茱萸果腌制鲤鱼,清蒸出锅后,鱼香四溢,鲜美可口。
重阳,赏菊饮菊花酒习俗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之时,菊花盛开,古人有重阳节赏菊习俗。菊花,多姿多彩,美妙无比,自古有观赏价值。
在古代,菊花多为黄色,故菊花又称“黄花”,黄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尊色,有高贵寓意。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赏菊赋诗,成为时尚。
杭州赏菊习俗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朝廷为颂扬“太平盛世”,创办了一年一度的“菊花灯会”,当时,朝廷要求各地把最好的菊花送至都城临安(杭州)展出;期间,都城白天观花,夜里观灯、品菊,热闹非凡。
古代,重阳节有饮菊花酒习俗。菊花自古有药用价值,被称誉为“长寿之花、延寿客”,有长寿寓意。《神农本草经》将菊花(“鞠华”)列为上品,并记载菊花 “久服能延年”。传说,菊花酒是“长寿酒”,可祛百病、延年益寿,因此,菊花酒不仅是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也是节日相互馈赠的珍贵礼物。古代上品的菊花酒,选用菊花初开花朵和青叶与精致糯米酿制,酿好后,其味清香甜美。明清之时,民间菊花酒中加入多种草药,养生效果更佳。
小时候,父亲常用菊花、当归、枸杞泡酒,每到重阳节家宴之时,菊花酒首先要敬爷爷,待爷爷品尝后,大家才能一起合饮,其欢快场景,至今记忆尤新。
重阳节有吃重阳糕习俗
重阳节自古有吃重阳糕习俗,在先秦时,重阳糕被称为“蓬饵”,是用蓬子掺和米粉做成的糕饼食品。据汉代刘歆著《西京杂记》记载,民间传说,九月初九食重阳糕(蓬饵)可驱邪祓妖,因此,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祛病辟邪”寓意。宋代,重阳节吃重阳糕之风大盛,由于“糕”与重阳登高之“高”谐音,于是,吃重阳糕有“步步高升”等吉祥之寓意。
重阳糕
在杭州,早在宋代就有重阳节吃“重阳糕”习俗,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杭州)重九习俗,重阳日都市糕饼店均以糖面蒸糕,并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红色的茱萸果。后来,重阳制作开始有讲究,一般要作成九层,形如宝塔,上面用面食做成两只小羊,以合重阳(羊)之义。小时候,奶奶常在重阳节制作重阳糕,当时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阳节天明时,老杭州人常将重阳糕切片搭在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重阳节又称祭祖节,有敬老习俗
重阳节自古有敬老习俗,在古代,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故又称祭祖节,其习俗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为谢天帝、祖先恩德,除了隆重的祭天帝典礼之外,还有祭祖礼仪习俗。
由于重阳“九九”与“久久”谐音,有“长久、长寿”寓意,在古代,每逢重阳节有许多敬老活动。1989年,为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风气,我国将重阳日被定为“敬老节”,2012年,我国法律明确,每年重阳节为老年节。
小时候,爷爷特别喜欢吃糕点,尤其喜欢吃奶奶在重阳节做的重阳糕,每到重阳节,在给祖先烛香后,大家围坐聚餐之时,奶奶总是提醒我,要让爷爷先吃重阳糕,然后大家开始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