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居士像 》绢本水墨 91.5cmx51.3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此图为 宋代佚名画家仿 李公麟白描风格作品。
画中的维摩诘以老年居士的形象出现,头戴巾子,袒胸露怀,手握拂尘。虽似病入膏肓,却目光如炬,足以震慑观者。床的后侧站立着天女彷佛作散花之姿。维摩诘表情沉稳,衣饰床榻用线细腻而洗练,笔墨严谨而协调,也显示出李公麟母本画作的白描画功底。
维摩诘是居住在印度毘耶离城的智者,以辩才无碍而闻名,虽然是在俗之身,但对佛的教诲有深刻的理解。他化身为一位神通广大、能言善辩的居士形象,帮助释迦牟尼佛布施教化。当释迦牟尼在毗耶离城说法时,他却称病不去参加。由于维摩诘长于辩论,释迦的十大弟子都不敢前往,最后释迦牟尼佛让“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率众到维摩诘的住所探望,两人之间就大乘佛教的妙理展开问答,从而展开了一系列戏剧性的情节。
画中的维摩诘以老年居士的形象出现,头戴巾子,袒胸露怀,手握拂尘。他苍老消瘦,坐在床上,左肩斜倚着椅背,彷佛张开口发出微弱的声音。虽似病入膏肓,却目光如炬,足以震慑观者。床的后侧站立着天女,以彷佛天女散花的姿态呈现。
维摩诘沉稳的表情,以及床座上细腻而洗练的纹样,保留了宋画的特质,也显示出喜绘维摩诘像的北宋画家李公麟的白描画的传统。
这幅画作对于细节的描绘非常细致,床榻、围坐的装饰纹路表现的极其精彩,用笔沉稳,线条流畅。所绘纹饰,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省)人。北宋著名画家。神宗熙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好古博学,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擅画人物、佛道像,尤精鞍马,更以白描画法独步当世,被评者推为宋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