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石家庄二中考生孙浩宁以“高考史上成绩最接近满分”一夜成名,打破了高考史上的裸分最高记录。
河北试卷采用的是全国通用卷,并且是最难的一套试卷,他的高考成绩却令人称奇:
语文140
数学150
英语148
理综296(满分300)
总分734分,只差16分就是满分了
数学居然是满分,还有理科综合仅仅被扣除4分,你要知道,这里面有绝大部分人都会头疼的物理啊,就算是失分点全部在物理科目上,那也算是一个奇迹!
当被问到为何能取得734的好成绩时,孙浩宁微微一笑,简单地回了4个字:天道酬勤!大家对这4个字肯定不陌生,但结果很少人能做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同学说不会做题,原因之一就是做的题太少了。
另外,孙浩宁说除了努力,还要讲求方法和效率,孙浩宁同学直接给出了5点建议:
一,充分信任老师和学校。
无论如何,老师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经验比学生家长要多得多,也要高明得多。
无论是哪一所高中,他们的高考复习计划、安排都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结果,相对来说也是最为合理的,
每一位高三的学生,无论你有多牛或者有多差,你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一定要跟着老师和整个高三年级的计划走,不能抛开。
这里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教训,很多家长认为,家里请了一对一的家教或者上了最好的补习班,他们可能有更好的办法,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即使有一对一的辅导,高三备考的学生也必须要求家教老师跟随学校的进度来辅导,家教和补习只能是查漏补缺,而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二,重视课本,重视基础,各学科都要重视。
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无论是什么考试,课本是出题的最终源头,如果多翻几遍,对课本更加熟悉的话,对自己做题有特别大的帮助。
可惜的是,这个最为简单明了的道理,高考复习备考的实践中,很多同学做不到。
高考试题的难易分布大致可以概括为:简单题、中档题和难题,是按照3:5:2这样的比重来分布。
其中,简单题、中档题考察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难题也是以基础为出发,进行的衍生和深化。
因此,基础最重要,一旦把基础打扎实了,成绩不会有特别大的起伏。
而这些基础题来自于哪里?这就来自于课本,每年的数理化高考真题都有从课本例题中演变而来的案例。
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一点自己的“小算盘”。
孙浩宁同学的经验是,在跟着学校、老师计划、安排走的同时,自己也不要偷懒,以为什么问题都有老师来帮助解决,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还有有一点点自己的计划。
因为,比如,每次摸底考试后,你都会发现自己薄弱的点,而这些薄弱点很有可能是你自己的,并不是全班或者全年级的问题。
那么,这该怎么办?你就要针对自己的薄弱地方,利用课外时间加强练习,一定要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
这就是学校的大算盘和自己的小算盘要一起打,依靠"两条腿"走路,一定能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提升,这样做不会出现偏差。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天道酬勤”。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问题是,很多高三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成绩却没有希望的那样有提升,这时候就有灰心丧气的感觉,信心上就不足了,行动中有所懈怠。
孙浩宁同学的经验是,这个问题在每个高三备考同学中都有,因为你是在做量的积累,只有有了相当大的量的积累,才能实现厚积薄发,取得更大的进步。
要拼,更要自信
因此,对于高考备考而言,“天道酬勤”的意思其实是,只有努力勤奋的“量”达到了,成绩才可能有“质”的突破,不灰心不丧气在备考中太重要了!
其五,不要忘记了锻炼身体,运动和学习同等重要。
孙浩宁再三强调,运动和学习一样重要,如果时时刻刻在学习,不休息,可能一天两天没什么,
但时间久了一定会很累,学习效率和效果就会下降,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比如大课间跑步、跳绳都是很好的减压方式。
孙浩宁告诉他的经验:他高考前每周还坚持打一个小时羽毛球——运动就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声明:此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