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人民的名义》大爆,让我们看到了主旋律作品原来也可以那么有“市场”,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原来是可以推动“现实”改变的。
这部剧不仅剧情悬念迭起,让观众欲罢不能,捧红了一众“老戏骨”;剧里影射的现实,也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真实地推动了相关部门的改进。
那个时候就有消息传出《人民的名义》将拍姊妹篇,但是导演李路却一直不松口,没给确切的消息。
后来上线的《阳光下的法庭》因为风格跟《人民的名义》高度相似而被观众称为“人民的锤子”;今年的《因法之名》过审艰难低调开播,也让观众联想到了《人民的名义》。
虽然编剧周梅森原本也已经和耀客传媒合作创作了《人民的财产》,正式喊出《人民的名义2》的名号,但是,却无奈撤档,播出无望。
而刚刚杀青的这部《人民的正义》,虽然更换了编剧,但必须要说这回稳了,它就是官方盖章的《人民的名义》真正“姊妹篇”。
因为基本是《人民的名义》原班制作团队:
如此有保障的制作班底+升级版的演员团队,这部作品如果能顺利播出,相信一定能制造出不小的动静。
至于能不能复制《人民的名义》的成功,还是得辩证地看。
《人民的名义》能大火可以说是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当然是审查的放行。其实这类作品可以说是遍地雷区,一些同类型作品往往在规避雷区的同时降低了作品的深度,但是《人民的名义》却幸运地以最原本的状态被放行了。当然播完后约谈不断,不允许重播那都是后话了。
其次播放平台湖南卫视的功劳绝对不小,湖南台的观众群体相对年轻,这一圈层是网络活跃分子,作品能爆,主要还是前期口碑发酵迅速,湖南台的观众功不可没。
然后是作品前两集太抓人!其实主旋律作品在年轻群体中并不吃香,湖南台也很少在黄金时段播放如此“正”的作品,这一次的尝试,作品前两集的剧情和节奏把握好,才是吸引观众留存的关键。
当然,总的来说这部作品情节设置精彩又发人深省,戏骨云集表演突出,品质过硬才是成功的关键。
刚杀青的《人民的正义》相信在有了前者的经验,在审查方面应该不用太担心。
原班制作团队和升级版的戏骨阵容也是品质保障。
但复刻《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再度成为现象级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它已经是一个“跟随者”的状态,在借前者的光,新鲜感上面会大打折扣。并且高期待必然带来高要求,达不到观众的超高预期,一般会得出比本身应得更低的分数。
并且其实《人民的名义》的灵魂人物,应该算编剧周梅森,周梅森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对当前社会中一些非常敏感的社会焦点问题进行艺术呈现,在揭露这些不正常社会现象同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这种“现实”和“深刻”,是能强烈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
这次《人民的正义》编剧换成了余飞,虽然余飞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编剧,但是他的风格却没有周梅森明显、专注,很可能在揭露现实上力度不够。
从《人民的正义》剧评概要来看,本身也似乎有要往爱情戏拐的趋势。
不过,即便如此,这部剧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毕竟大制作强班底戏骨云集,总不会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