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由依的旅程
本来在齐文化博物馆中看到这个展馆由依也是有些诧异的,虽然知道自古各种石刻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室内要怎么展出呢?当然展厅的门口木牌也有说明这是室内展厅自然也是有室外展厅的(但是没有找到),但是记忆中石刻大都刻在整石上或是比较巨大的,要如何才能在室内提供很好的保护呢?带着这些疑问由依慢慢走入了石刻展厅。
首先看到的是佛教造像类石刻,通俗点说就是和佛教有关的佛像等,因为涉及了太多专业名词如果有错误还请小伙伴们多多包涵。经幢,幢读作chuang二声,幢本是指的木杆/竹竿加上丝织物的组合,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旗帜一样,后来为了使上面记载的佛经保存更久便刻在 石柱 上,雕刻内容多为“陀罗尼经”便叫做经幢了。经幢多为六角或八角形,展出的便是个八角形经幢,可以看到每个面都刻了一尊佛像。
这是一尊莲花型佛座。佛座是佛像的底座,其中莲花座是最为常见的了,其他比较少见的还有蒲团座、鸟兽座、灵兽座、佛台座等,是安放佛像的地方,毕竟把佛像直接放在地上好像有些不太妥当。
狮子 并不是我们的原始居民,而是汉朝才传入我国的一种形象,因为是少见的外来物所以对其描述的想象大于本尊了,所以石狮子才是这样一幅外貌。石狮子本身便是伴随佛教一起发扬光大的,虽然现在并不多见了但是古时寺院门口基本都会有的,一般公狮脚下为球象征权力,而母狮脚下为小 狮子象征子嗣。
前面看到的经幢是仅有佛刻像的,而更多经幢是还刻有经文的,不过时间久远风吹日晒再加上人为损坏已经看不太清了,同样惨遭损毁的还有各种佛像,所以也有个别展品是用图片形式展出的。
佛像虽然同一时期面貌相似但是体态手势各不相同,因为佛教中不同手势是代表不同意义的,博物馆也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其中触地印又叫降魔印,表示降服魔众;禅定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说法印又叫转印,表现佛陀与 鹿野 初转状态;施无畏印表示佛教的大慈,可以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惧;与愿印意思是给予众生愿望满足;智拳印表示消灭无名烦恼得到佛祖智慧。
当然既然是佛造像展厅也缺不了各种佛造像,其实纵观历史无论是什么文化都会慢慢与本地文化交融发生改变,佛造像的外形也是慢慢变化的,越来越接近 中国 人脸型外貌,也变得越来越能被大众接受。
看完佛造像就该看看汉画像石了,画像石通俗点说就是陵墓装饰石,有些是墙壁有些是墓门,其描绘内容包含了日常生活、出行礼仪、婚丧嫁娶、历史故事、神仙传说,所以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过画像石可以算是陵墓建筑的一部分很多人会有所忌讳。
门楣就是正门上方门框的横梁,而且不是平民百姓可以用的东西,所以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勇士击剑和斗兽描绘的就是日常生活了,神鸟神兽显然描绘的是人们对于神仙的想象和向往,相比于暴露在外的壁画和绘画,画像石因其材质坚固少有人接触所以保存的相对完好些。
当然也有保存更为完好的连墓门也保存下来的,可能也有小伙伴好奇为什么门上总有个羊头图案,因古代现有羊字后有祥字,所以羊一直代表着吉祥如意,在传统建筑上也是多次出现的,墓门上的羊便是祈求死者安详的意思。
记得看关于古墓的小说电视剧总是说墓门多么高大雄伟壮观难以置信,但是看到实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置信,反而就像是很多石房子遗迹中的房门一样,只不多多了许多细小的花纹而已。当然这和古墓的层次也是有关系的,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秦始皇陵揭开神秘面纱。
最后的这块奇怪花纹的石头小伙伴们猜猜看是什么呢?图片说明介绍这是一块奇怪的陨石,上面阴刻的花纹至今都不清楚是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