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俺打一个电话,镇里志愿者就服务上门了。”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贾家村老党员郭瑞云,高兴地拿出手机拍视频发朋友圈。3月23日,在贾集村文化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上百名村民。环境保护、卫生扶贫、禁毒宣传、草根宣讲等一场接一场的志愿服务,让群众的脸上写满笑意。群众“需求点单”志愿者“服务上门”,已经成为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常态。
“老郭,春节以来俺在家快两个月了,不知道血压、血糖是不是高了?”贾集村民组困难户贾大爷遇到疫情防控值守退休的村主任郭瑞云说了一句,老郭立即给镇志愿服务队打了求助电话。“大爷,你的血压正常,血糖9.8有点高了,可能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家里吃的太好了,建议你多吃清淡的蔬菜,管住口、活的久。”年轻的卫生志愿者王青青,给李大爷量血压、测血糖。“不出门,在家门口还能查身体,真的感谢志愿者!”当天,在贾集村,志愿服务队为70多名贫困户检查了身体。
大到文艺演出、技术服务、移风易俗、环境保护,小到打扫卫生、修理家电、购买生活用品;群众只要一个电话,一个需求单,志愿者就上门服务。“我们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就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依据群众的需求,来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群众的需求就是志愿者服务的方向,依据群众的需求菜单,及时组织安排志愿者开展好服务活动,通过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能把党委政府的声音正确的传达给群众,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镇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周娴婧说。
油河是涡河的支流,也是双沟镇近10万居民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我们的责任,油河去年通过国家治理,目前水清鸟鸣,岸绿花开,一定引导居民爱惜水资源。”志愿者钱赛赛,给居民发放水资源保护资料,并给群众详细讲解保护知识。当天,在志愿服务现场,10多名志愿者受镇文明实践所指派,给群众宣讲环境保护知识,引导群众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以前人们在河里电鱼、迷魂阵捕鱼,导致过度捕捞,影响了生态环境,通过志愿者宣传,群众清醒了,知道这都是违法行为,今后违法的事再也不做了。”李井运是个捉鱼的能手,听到宣传后,决定过几天外出务工,从“业余渔民”转变为创业青年。
从今年1月份以来,该镇接受群众点单21次,请求事项包括举办文艺春晚、民舞演出、技术培训、移风易俗、环保宣传、疫情物品需求、道路建设等,对每个点单文明实践所及时登记、处理。“我们就是要及时满足群众的正确需求,通过志愿者的服务,拉近和群众距离,在群众面前树立好服务者的形象,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一次新时代文明普及的过程,是新风尚形成的过程,是新时代理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的过程,志愿服务的大旗将永远在老百姓心中飘荡。”镇党委书记、志愿者服务支队队长王伟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