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地产双打,恒指涨超2%,恒生科技大涨5%

2022-04-05   Wind资讯

原标题:科技、地产双打,恒指涨超2%,恒生科技大涨5%

4月第二个交易日,港股继续大涨,截止4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涨2.1%,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43%。

// 24只房产股涨超10%//

行业涨幅最高的分别是医疗保健(5.73%)、科技资讯(4.37%)和房地产(3.95%)。

医疗保健行业中,开拓药业B大涨36.79%,复兴医药、平安好医生等涨超10%;科技股方面,B站涨超13%领跑。

地产行业大爆发,24只个股涨超10%。

目前来看,港股市场有所回温, 恒生指数已从3月中旬的低点反弹22%,但是今年以来仍下跌超3%,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超过15%。

// 政策释放利好//

消息面上,中美就中概股审核问题分歧在缩小。

4月2日,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对《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09〕29号)进行修订,形成了《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针对近年来境外发行上市相关新情况、新问题,本次修订拟主要对原规定作出以下调整:一是完善法律依据,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作为上位法。二是调整适用范围,与《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的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相衔接,明确适用于企业境外直接和间接上市。三是明确企业信息安全责任,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中境内企业、有关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在保密和档案管理方面提供更清晰明确的指引。四是完善跨境监管合作安排,为安全高效开展跨境监管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继续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外上市,不断深化跨境监管合作,相信规定修订将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企业的合规水平,促进境外上市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证监会和有关部门将根据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后尽快发布实施。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证监会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规定》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明确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责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涉密敏感信息进入工作底稿,提高跨境监管合作的效率,体现了统筹开放与安全的理念,将促进中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有序开展”。

此前,3月16日,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委会议时表示, “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上周五,在美上市中概股集体大涨,两大主要中概基金KWEB和CQQQ分别上涨5.96%和3.49%。

除了政策面友好,上市公司自身也开始积极回购。

3月22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 将股票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提高至250亿美元,回购计划占公司当前市值的8.9%。本轮股份回购计划将截止于2024年3月,有效期为两年。

随后, 小米公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

占恒生科技指数比重最高的腾讯今年来也是不断买买买。

// 港股进入深度价值投资区//

方正证券表示,当前港股市场经过一轮快速下跌,估值已接近阶段性底部。与港股历史数据对比, 恒生指数目前的估值处于平均值减一倍标准差的底部附近。

从不同市盈率区间的长期收益表现来看,估值对港股收益率的影响主要在极端低估值和极端高估值下较为明显。 0%-10%估值区间的长期收益率,无论是1个月、3个月、6个月还是1年、2年、3年,都比90%-100%估值区间的长期收益率更大。

3月21日,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基金经理陆文杰在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在近期市场无差别的下跌之后, 许多优秀的港股上市公司的估值可能已经进入了此前“梦寐以求”的水平。

陆文杰指出,目前大部分投资者对港股比较悲观,港股的大部分行业估值都在历史中位数以下,当下是较好的寻找港股机会的时间点。“目前港股的整个投资情绪是比较冷。港股市场很难用一种单一风格或单一赛道去投得比较好的业绩,这也是之前很多投资机构在港股受到损失的主要原因”。

近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谈到, 中概股和港股实际上已经是超跌了,超跌的因素比较复杂。同时,港股也受到了中概股的拖累,在部分外资离场的影响下,出现了非理性下跌。这次金融委专题会议,针对投资者担忧的问题,均做出了正面的回应,基本消除了大家的疑虑。例如,提出我国证监会与美国SEC要加强合作和协商,争取在对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监管要求方面达成一致。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房企等如何规范发展及风险防范,也提出了明确原则和方案。因此,未来中概股和港股的走稳回升,也基本可以确定。

观察最近南向资金流向, 国内基金经理在经历了去年下半年恐慌性出逃港股后,今年开始明显加大对港股的投资力度。

不仅国内资金看好港股,海外资金亦是如此。

3月16日,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讲话之后,中概互联网的投资者情绪改善,基本已经走出了恐慌抛售的恶性循环。此外,政府也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并非要打压这些平台经济发展。“大的原则清楚了”,不确定性大大消除,投资者就不那么恐慌了。

海外上市的中概互联ETF-KWEB,自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讲话以来, KWEB吸引了资金净流入6.46亿美元,今年一季度资金净流入14.3亿元。

中概互联之外,泛科技板块也有回暖迹象。例如,全球基金资金流向跟踪机构EPFR3月30日发表报告, 2021年3季度起,截至2022年3月16日,中国科技相关基金吸引了22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EPFR 认为,估值有吸引力,越来越清晰的监管方向和政策对部分具战略重要性领域的支持是背后原因。

Wind用户在金融终端输

GEL(全球企业库)

网罗全球2亿企业和2.7亿高管

涵盖工商、经营、诉讼、知识产权等百项数据

特有企业全景、竞争情报及图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