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胸闷、心慌怎么办?这种情况要提防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3-07-05   南都i健康

原标题:“二阳”胸闷、心慌怎么办?这种情况要提防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期新冠感染出现小高峰,“二阳”的人数逐渐增加,专家提醒,新冠的重复感染会对一些重要的器官系统造成伤害,其中之一便是心脏病的风险增加。研究数据显示,重复感染者中有58%存在心脏异常的情况。

那么,首次或多次感染康复后如何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感染后症状依然持续数月时,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新冠感染后的心血管防治,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南都健康大讲堂走进了“体检关‘心’,健康安心”——雅培关注新冠流感化后心血管健康的活动现场,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欧阳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詹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夏勇教授以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主任陈露诗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主题为《体检关“心”,健康安心》的健康科普访谈,直播获得37W+关注。

直播现场

新冠病毒入侵心肌细胞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2年8月发表在《自然》上的文章证实,在全身器官中,新冠病毒影响最大的就是心脏,文章还表明,通过对15万人的队列数据研究后发现,感染新冠后,健康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247%。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欧阳平教授强调:“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多次感染新冠,受影响最大的是肺部,实则不然。新冠确实一开始与肺有所关系,但病毒进入身体后还可能直接入侵心肌细胞,进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和相应的损伤,同时新冠导致的氧供应不足、炎症反应等均会加重心脏负担。从风险的影响时长角度来看,新冠感染可增加包括心肌炎在内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风险,且这种影响可能是长期的。阳康后,心血管风险反而更加值得关注,若不及时提防风险,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心脏健康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欧阳平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詹红教授表示,“二阳”患者的症状多为喉咙痛、发烧、全身酸痛乏力。此前,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在3-6个月后逐渐减少,自体免疫力又不足以对抗病毒侵袭,从而发生二次感染。

“二阳”症状轻重因人而异,总体而言,与“一阳”相比,“二阳”大多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但也有少量重症患者。

对此,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主任陈露诗教授补充道,虽然二次感染症状相对一次感染来说比较轻,但二次的感染引起的风险有叠加效应。一项在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与未重复感染的患者相比,二次感染全因死亡率增加117%,住院的风险增加223%,新冠后遗症的风险率也增加了110%。

除了后遗症之外,还出现系列的并发症,除了肺结节、肺纤维化等系列肺的影像学改变之外,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尤其是精神和心理疾病都受到了影响,所以感染的次数越多,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更高。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主任陈露诗教授

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有这些常用检验指标

近年来,包括高敏肌钙蛋白在内的心肌特异性标志物越来越多地被国际指南、专家共识或权威文件提及并建议将其用于体检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分层。陈露诗教授表示:“在感染新冠后,往往是中老年群体以及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会特别担心引发心血管问题或加重自身病情。

需要提醒的是,健康人群,特别是喜欢熬夜和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也有诱发心肌炎的风险,千万不能大意。通过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用心脏标志物的检测水平,来评估心血管风险非常有必要。”

詹红教授表示,对于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并伴有心前区不适的患者,应首先完成 HS-TNI(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的检测。HS-TNI反映了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损伤,与急性心肌梗死相比,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HS-TNI升高无明显波峰,其水平的持续升高提示心肌损伤持续存在,预后不良。如伴有呼吸困难患者疑似心衰的重症患者,应通过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判断是否有心功能异常。

淋巴细胞亚群是诊断心肌受损源于功能失调导致新冠病毒感染加重的重要手段。HS-TNI 高敏肌钙蛋白I最好要使用区分男女性别的99百分位参考值,如有条件要使用儿童单独的参考体系,对急诊科的救治及科学的诊断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詹红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夏勇教授也给予了宝贵建议:“康复后,大众在感到心慌不适、心跳过快、过慢等症状时,可到医院做‘三联检查’,即包括高敏肌钙蛋白在内的心脏标志物检测、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以尽早发现心脏异常。有冠心病、心衰等基础心脏病的人,观察日常活动时有无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的,也需要到医院做心脏相关检查。”

夏勇教授指出,肌钙蛋白I增高不一定就是心梗,但肌钙蛋白增高是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提示存在一定原因的心肌损伤或心肌炎。肌钙蛋白增高还可见于其他疾病,但增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往往低于急性心肌梗死,这些疾病可见于以下疾病,如肺部疾病、肾脏疾病、脑卒中、主动脉夹层、严重的感染、心肌炎等,肿瘤性疾病在化疗术后也可以导致肌钙蛋白增高。

据介绍,不仅是高敏肌钙蛋白在内的心脏标志物检测,检验科还可以通过一管血快速提供非常多疾病的检测结果,并更好地保证结果的准确度,而这完全依赖像雅培这样的全自动流水线,流水线将这些自动化检测平台进行连接,一管血就可以进行80多个项目的检测,有效减少了采血量,减轻了妇女儿童的采血负担切实提升了就医体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夏勇教授

“二阳”过后莫恐慌

关键是保证康复期营养和休息

新冠病毒感染三个月的时候,有些患者还会持续一些心脏相关的症状或者新发的症状,但是相关的实验室或者影像学检查没异常,针对这样的患者,应进一步加深健康知识的认知,以免出现经验性失误。

陈露诗教授指出,“1+X”的健康体检模式已经得到了整个行业的广泛认可。“1”是基本的健康体检项目,是健康体检筛查常见疾病或者危险因素的基础。

凡是接受健康体检者,“1”是必须的项目,X是根据受检者自身的情况备选的项目。如果一个人正处于“阳康”的阶段,出现了心悸、胸闷、气短、人乏力、吃不下东西等情况,除了要做常规的“1”里面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之外,还要加做一些个性化的X项目。

针对上述患者情况,“X”首先要选择心肌酶,第二是心肌肌钙蛋白,第三是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第四是心脏的心动图,第五是有条件的,还要做一个心脏的核磁共振,这是最基本的“X”项目。

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一些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怎么样判断是否需要去医院?詹红教授指出,不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期间或恢复期,一旦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和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临床评估路径,进行现病史和既往史采集。

若患者心悸症状明显,每分钟心跳持续超过100次、小于60次,或出现不规律搏动,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查明病因,并采取措施。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儿童、孕产妇等高风险人群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更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阳康”的患者,日常心脏健康检查和管理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欧阳平教授表示,一是合理膳食,二是适度运动,三是戒烟戒酒,四是心理平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不良情绪、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的膳食:包括增加蔬菜、谷物、粗杂粮等前卫摄入,减少不饱和脂肪与钠的摄入身体活动,定期进行规律的忠告强度身体活动,减少就做静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另外,现在人们免疫力下降,新冠病毒容易反复的感染,所以增加免疫力很重要,要注重营养补充,营养均衡,尤其是优质蛋白补充,对于一些患者还可以选用如全安素之类的一些特医食品。詹红教授从急诊视角补充道:“大家不需要为新冠诱发心肌炎而过度焦虑和恐慌,关键是保证康复期间的营养和休息,同时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心情,不过度锻炼,不过度消费自己的健康,同时了解心肌炎的常见症状,通过心脏标志物检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就可以避免很多的风险。”

如果你错过了直播可以通过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南都健闻(nanduijk)综合报道

直播:南都记者 曾文琼

采写:曾文琼

摄影:陈赟健 崔俊超

实习生:许颖慧

关注“南都健闻”

进入后台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回复 【疫苗】

查看疫苗接种点汇总

回复 【发热门诊】

查看附近的发热门诊

回复 【核酸】

查看核酸检测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