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公告
批准新版《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原标准同时废止
业内人士表示
此举为进一步规范我省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
提供了行业准则
对业主、对小区、对物业行业发展
都有着积极意义和好处
对比:
新版物业服务标准全面升级
..........................................................
1、公共收益归业主所有
新标准:公共收益为业主所有
在新修订的标准中,明确了物业管理区域内共有部分的公共收益属于业主所有,应单独设立专用账户,并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2、物业服务需签合同
新标准:物业服务合同要备案
新标准中,物业服务合同在基本规定部分中显要位置突出强调。明确提出物业服务人应与建设单位、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签订服务合同,并对合同中需明确的事项做额外说明,包括服务标准收费项目及标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物业服务用房以及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且要求按有关规定办理合同备案登记。
业内人士表示,在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之前,物业服务人员与建设单位依法订立的前期物业合同,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物业管理的基础是物业合同,这对双方、甚至包括建设单位在内的三方都有法律效力,确保各方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履行义务,同时提供法律保护,以防止任何一方的侵权行为。”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山西省内物业服务合同有示范文本,签订合同的双方可以根据示范文本约定、修改,比如为业主提供的特约服务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收费并单独结算,对合同约定收费项目及标准,应按合同要求执行。
3、提升完善社区文化建设
新标准:完善社区文化建设,新增制订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
现如今,人们日渐增长的生活需求和物业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物业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记者注意到,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新标准中明确提出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建设社区文化场所,制定社区文化服务制度、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附录中各级物业应满足的要求也比旧标准更高。
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增加了制订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明确组建应急指挥体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筹备应急救济物资等标准条款。
4、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有监管
新标准:相关部门将介入客服评价
新标准对物业服务质量评价进行了详细规定。“物业服务客户满意度测评是客观评价物业服务的重要指标。”业内人士介绍,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是判断测评客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标准中把客户满意度调查表的发放数量、回收率等列入其中。
根据标准内容,开展客户服务满意度测评可委托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第三方等,测评方式可采用调查问卷、入户询问、电话调查等,调查表发放数量不少于业主户数的50%,回收率不低于发放数量的70%。此外,满意度设置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选项,全面反映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态度。通过对物业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物业公司可以了解业主对当前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业主的需求与期望。根据这些反馈,物业公司可以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从而提高业主满意度。
5、物管细节推进量化标准
新标准:服务频次、深度、结果等进行量化描述
新标准强调量化指标,克服了物业服务即时性、难以量化测评的问题,同时对物业服务标准条款予以细化,相关的服务频次、深度、结果等有了具体的量化描述。
例如客户服务管理中,报修受理除了明确到场处理时间按约定之外,对一次维修合格率也做出了要求,其中一级物业要求一次维修合格率不低于85%,而五级物业要求一次维修合格率不低于95%;共用设施设备管理中,新标准中公用部位巡查不仅规定范围、项目更加详细,几乎涵盖了小区内所有角落和公共设施,且巡查频次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例如主体结构安全巡查,旧标准要求每年检查1次,而新标准对五级物业的要求是每月检查一次;秩序维护管理方面,新标准要求专职安保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环境卫生管理中,新标准在卫生消杀方面新增要求,遇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和规范要求,进行消杀工作;绿化养护管理方面,新标准不仅要求对绿环管理人员提出要求,绿化作业中产生的垃圾也要在规定时间内清理干净……除此之外,新标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对电动车集中停放、集中充电、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管理等明确了巡查、制止和报告的要求,业内人士表示,此举为物业服务公司加强管理提供了依据。
类似上述的内容变化还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物业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省物业服务新标准对物业服务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住宅物业服务行业日新月异的趋势下,进一步满足业主的精细服务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新标准的实施,将从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
来源: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