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西天取经必须徒步走完十万八千里,还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得真经。纵观取经之路,孙悟空等人遭遇了诸多艰难险阻,有的劫难让孙悟空命悬一线;有的劫难诸如“四圣试禅心”和“女儿国”分别让猪八戒和唐僧春心荡漾。
不过孙悟空似乎并没有遭遇“为情所困”的难题,倘若孙悟空也邂逅了红颜佳人,他是否能够和唐僧一样坐怀不乱,最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说到这里,有的读者会说了,孙悟空当然可以挥剑斩情丝,你看当年他在蟠桃园里定住了七仙女,都没做什么出格之事。
答案真是这样么?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一、定住七仙女
那时孙悟空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奉旨在蟠桃园里看守蟠桃。哪知蟠桃生得又美又肥,尤其是大蟠桃,更是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加之大蟠桃极其珍贵,6000年一熟,吃了能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如此珍品,孙悟空立时看得食指大动。
于是孙悟空监守自盗,趁着四下无人将大蟠桃吃了个十之七八。待七仙女奉王母娘娘之命前来摘桃之时,她们在蟠桃园里忙了半天,只摘了几个毛蒂青皮的小桃。
七仙女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稍微大点的蟠桃,却不知此蟠桃竟是孙悟空所变。孙悟空以为七仙女是偷桃的小贼,刚掣出金箍棒想要降妖伏魔之时,七仙女急忙将实情一一告知。
这个时候孙悟空才知道,天庭每隔500年就会召开一次蟠桃盛会。然而在孙悟空的接连追问之下,七仙女却告诉孙悟空,蟠桃盛会的邀请函上并没有齐天大圣的名字。
书中是这么写的,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你看,孙悟空将七仙女定住之后,还真的“直奔瑶池路上去了”。
二、坐怀不乱还是自顾不暇?
不过也有人认为,孙悟空也是性情中人,当年他定住七仙女之后之所以能“坐怀不乱”是因为自顾不暇。
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想想看,孙悟空贵为齐天大圣,他又是一个极其讲排场、爱面子之人,听闻天庭500年一次的蟠桃盛会隆重至极,可玉帝邀请了赤脚大仙这样的散仙,都不愿邀请自己,孙悟空得知此事是不是会气得暴跳如雷、烦躁不安?
在这种情况之下,孙悟空哪还有心情欣赏七仙女那秀丽端庄的容颜,哪还有时间陪着七仙女谈情说爱?他势必会第一时间驾起筋斗云飞到瑶池,看一看传说中的蟠桃盛会到底有何来头。
其实,根据吴承恩留在原文里的设定来看,孙悟空当年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风流猴王,你看孙悟空巅峰时期有过多少位妃子?
三、后宫佳丽三千
在《西游记》的第一回里,吴承恩写道,东胜神洲的花果山是一大群猴子生活之地。既然有猴群,证明花果山必定有母猴,否则无法传宗接代,花果山群猴是如何繁衍至今的?
后来孙悟空发现了水帘洞的秘密,群猴也按照约定推举孙悟空做了花果山的美猴王。既然是猴王,孙悟空必有属于自己的三宫六院。
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出取经队伍重返花果山时,通背猿猴就说过,花果山当年可是有四万多只猴子。这样看来,孙悟空当年身为花果山美猴王之时,花果山的母猴没有一万,也有数千,可谓是真真正正地坐拥后宫佳丽三千。
无独有偶,当年孙悟空被菩提祖师赶出方寸山回了花果山之时,群猴也是这么喊叫的:“大王是老孙,我们都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
如此解读的话,还能和观音说的一句话遥相呼应。
那时孙悟空在号山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搞得焦头烂额。为了降服红孩儿,孙悟空一个筋斗飞到了南海请求观音的帮助。
书中是这么写的,观音道:“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甚么东西作当。”行者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
这段对话非常耐人寻味,观音担心孙悟空不仅拿走玉净瓶不还,还会欺负貌美的小龙女。对于观音的指控,孙悟空自己也承认了,他说自己皈依佛门,“不干那事了”。
“那事”是什么事?自然是男女之间的风花雪月之事。
由此可见,当年孙悟空定住七仙女之后扭头就走并非坐怀不乱,而是为了蟠桃盛会之事自顾不暇罢了。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