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喜未杀一敌,获评一等功引争议,为何国家领导人出面为他正名

2022-08-23     张生全精彩历史

原标题:肖家喜未杀一敌,获评一等功引争议,为何国家领导人出面为他正名

肖家喜是一名炊事兵,他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杀过一个敌人,然而他不仅被称为“钢铁战士”,还获得了一等功。这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是,官媒给予了他极大的肯定,连国家领导人也出面肯定他。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肖家喜出生于1958年,是四川开县人。他少时读过书,人也很勤劳,梦想是当兵,总希望能参军入伍,报效国家。

在那个年月里,高考尚未恢复,当兵就成了农村青年最好的出路,所以“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种醒目的标语在农村随处可见。

1978年县里征兵,肖家喜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到县城,通过体检和政审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梦想。

到了部队后,肖家喜被分配到了第50军某新兵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肖家喜被分到了连队炊事班做了一名炊事兵。

不过,肖家喜认为,他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所以他在负责伙食工作的过程中,一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总是煞费苦心地变着花样,给战友们改善伙食。他在工作上的表现,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1978年下半年,中越摩擦加剧。

1979年2月,中国政府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肖家喜所在的第50军在接到命令后,也南下奔赴中越边境,参与了这场战争。

不过,肖家喜所在的第50军进入前线时,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进入到第2阶段。此前进攻作战的第41军已经取得先期胜利。

第50军作为第二批参战部队,还担负着战役预备队的角色,因此部队比较分散。不过,在整个作战过程中,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骁勇之师,还是在东西两线打出了不少漂亮仗,歼灭了数千敌人。

在越战前线,肖家喜作为一名炊事兵,虽然没机会上战场杀敌,可是当他看到战友或战死于前线,或负伤被抬下火线,他就特别希望能也投身到战斗中去,为他们报仇。

可是直到大部队取得胜利,肖家喜都没能有机会上战场。当时解放军在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开始撤退。肖家喜在随连队撤退时,由于遭到敌人伏击,在混乱中和大队伍走散了。

和肖家喜在一起的还有另外6名炊事员,由于连队枪支紧缺,所以他们7个人手里只有2把半自动步枪、320发子弹和5颗手榴弹。最要命的是,由于没有参加过战斗,他们在实战方面根本没有经验。

好在由于地形复杂,肖家喜和另外几名炊事员竟左冲右突冲出了包围圈,不过危险并没有因此过去,因为到处还能撞到负隅顽抗的敌人,所以肖家喜几个人只能在白天隐蔽,夜里才敢行军,所以速度很慢。

这天,肖家喜一行7人的行踪被越军巡逻队发现了。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肖家喜为了保护另外6位同志,决定把敌人引开,于是他向相反的方向快速跑去,一路跑还一路放枪,枪声很快就吸引了越军巡逻队,于是越军巡逻队立刻向肖家喜奔跑的方向追去,一边跑还一边向肖家喜所在的方向放枪。

尽管保护了战友,可是肖家喜在奔跑的过程中,却被一颗流弹射中了臀部,当时他就感到一阵剧痛,瞬间血就涌了出来。情急之下,他只得滚下山坡,并隐藏在了一处齐人深的灌木丛中。

当时,肖家喜认为自己很难逃过一劫,他举起手枪,紧张地透过灌木丛向外望去。心想,万一被敌人发现,他就和对方决战到死。好在敌人没有发现他,他这才松了一口气,给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包扎。

为了谨慎起见,肖家喜在附近找了一个山洞暂时隐蔽了起来,等了2天后,他才顺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

由于臀部受伤严重,肖家喜只能一拐一拐地前行。再加上担心被敌人发现,他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山路。由于没有食物,肖家喜一路上就靠食野菜果腹,渴极了就喝点路边水沟里的水。

本来行走就很困难,肖家喜背上还背着那把半自动步枪和320发子弹,还有5颗手榴弹,这个重量在平时倒不觉得累,但现在就仿佛一座大山一般压在他背上,让他走起路来更加艰难。

尽管如此,肖家喜依然认为,他必须把武器带回国去,交给部队。所以他没有想过要抛下这些武器,而是继续咬牙前行。

由于臀部的伤一直没能得到处理,在肖家喜走到第4天的时候,他的伤口已经发炎化脓,蛆虫还在腐烂的肉里钻进钻出,让他又痛又痒,十分难受。不得已,他在白天躲藏的时候,就拿小木棍忍着痛,将伤口里的蛆虫一个一个挑出来,然后再从内衣上撕下一块布来,把伤口包扎好。

尽管此时的肖家喜又饿又痛,身体也疲惫到了极限。但他始终有个坚强的意念,那就是哪怕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这时候的肖家喜已经无法直立行走,于是他一边给自己鼓劲,一边继续忍着剧痛向北爬行,荆棘划破了他的脸,手和脚也被石头磨得血肉模糊。有时候实在挺不住了,他就躺一会,在短暂休息后,他又继续向前进。

这一路上,肖家喜也有过几次危险。

比如有一次,肖家喜躲藏在山洞里,发现距离山洞不远有一头牛正在吃草。放牛的几个越南人身杆很直,一看就是当过兵的。

为了不暴露目标,肖家喜趁那几个越南人不注意,拿起一块石头就向牛头砸了过去,牛吃痛受惊狂奔。那几个越南人顾不得多想,便追牛去了,肖家喜这才逃过一劫。

就这样,肖家喜一直吃力地前进着。直到第9天,肖家喜终于爬进了一片玉米地。他依稀记得,越南人不种玉米。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他已经爬到了中国的边境了。想到这里,他一阵狂喜,于是又赶紧向前爬去。可是,就在要爬出玉米地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无法再承受疲惫和疼痛,昏倒在玉米地里。

等肖家喜醒来,看到了四面白墙,面前还有一个医护人员和解放军,这让他感到非常亲切。不过,由于还没有恢复过来,他只简单地讲述了他如何从越南回来的过程,就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在肖家喜昏睡的时候,发现他的解放军可没闲着。他们得知肖家喜的情况后,立刻给上级打电话做了汇报,并把已经进行过简单包扎后的肖家喜,送到了广西自治区军区185医院。但由于伤口太久没有经过处理,且伤口很复杂,医生们经过商议,又把他送到了昆明军区总医院。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后,肖家喜终于转危为安。

中央军委得知肖家喜的事情后大为震动,不仅授予他“钢铁战士”的光荣称号,还给他记了一等功。

肖家喜的事迹,很快就被媒体报道了出来。当时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肖家喜没有上过战场,没有打死一个敌人,就不应该给他记一等功。毕竟前线牺牲了那么多战士,如果他都能立一等功,那么其他牺牲的战士也该立一等功。

面对争议,有人做出了解答。

那期间,国家副主席王震特意到医院去看望了他,并对他说:“你虽然没成为战场上杀敌立功的英雄,但是,你凭借着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忠诚,在9天8夜的时间里,没有丢失部队交给你保管的武器和弹药,回到了祖国,你的精神非常可嘉,你也是名副其实的真英雄。”

《解放军报》也对肖家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钢铁战士肖家喜在自卫还击作战中表现的是什么精神?是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显然,这是对肖家喜最好的肯定,也是对质疑者最有力的回击。

肖家喜康复出院后,又回到了自己所在的连队。

2004年,肖家喜已经成为了一名副旅长。

不过,此时的他看到科技练兵的厉害之处,尽管他在这些年里也是兢兢业业,边干边学,但他还是觉得他快不过科技的速度,反而有点力不从心。他认为知识型军人才是部队最需要的人才。

经过慎重考虑,肖家喜向上级打了转业报告。他说:“应该让路给更多知识型军人,把军队打造成一支信息化建设的强国之军。”

转业后,肖家喜被安置进成都市金牛区国税一分局担任调研员。如今,肖家喜已经退休。面对过去获得的荣誉,他显得十分淡然,他说:“国家太平,才是人民之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b775afd2f7a40f62b3c83335e2f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