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却鲜少有人知道第二高的山峰。在胜利的领奖台上,冠军受到鲜花和掌声,而亚军和季军却只能选择默默退场,这也并不能否认他们的的努力和成就。
人们向来熟知“东北王”张作霖,却不知在东北还有一个威望仅次于张作霖的人,他便是张作相。如同他的名字般,他就像君王的宰相,辅助着张作霖。
张学良“子承父业”后,张作相便继续辅佐他。但张作相不论怎样都属于军阀人员,却能在辽沈战役结束后受到我党第四野战军的保护,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阴差阳错
张作相出生于1881年,辽宁锦州人。其父亲农商皆有涉猎,家里也算富裕,由于父亲经商的一些缘故,张作相时常会跟随父亲一同外出贩卖农作物。
在久而久之的渲染下,张作相也变得十分开朗,擅长与别人交际。而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张作相略显冲动,满脑子热血无处发泄。直到张作相的一位兄长不幸被人杀害,为了给兄长报仇,仇人被张作相一怒之下失手将其打死。
后来他才遇到了张作霖。手中染着鲜血的张作相担心会影响父母的声誉,便选择远离家乡,他躲到了山林里,成为了一名土匪。张作相的重情重义引来了不少的弟兄,这支队伍人数越来越多,很快也引起了其他土匪队伍的注意。
张作霖此时就在不远处的山寨当土匪,而他的队伍在土匪中有着不小的名气。为了保命,张作相带着自己的弟兄投奔到了张作霖旗下。
说来也是巧合,张作霖和张作相两人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不知是不是上辈子的缘分,张作霖一见到张作相就觉得他十分面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结拜兄弟,奔赴在炮火中。
张作霖带领的奉系军阀在1922年的直奉战争中惨败,损伤极大。北洋政府一怒之下将张作霖的职位撤去,此时的奉系军群龙无首,张作霖只能找到信任的张作相,希望他能扭转逆局。
而张作相的确没令张作霖失望,张作相被任命为奉军三路总司令后,带领部队成功走出困境,解了张作霖的一时困顿。
尽心辅佐
张作霖和张作相所掌握的东北一直被日本觊觎许久,作为中国人的“张氏兄弟”自然是不愿意退让半分。
日本方面见两人多次未有退让,便改变计划,既然和谈行不通,那就选择硬强。日本知道张作霖在东北的威望,“擒贼先擒王”,日本利用炸弹将张作霖炸死,这突如其来的阴谋着实令众人始料未及。
张作霖去世以后,东北失去了主心骨,一时之间宛如一盘散沙。这样下去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东北的一部分将领认为应该子承父业,推选张学良继承父亲的位置。
而还有一部分将领认为张学良年纪尚小,没有足够的阅历,应该由东北二把手张作相担任领导之位。
在众说纷纭中,张作相亲自站出来说明,张学良是张作霖钦定的接班人,理应由他接任。虽说张作相和张作霖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人始终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在张作霖于皇姑屯被炸死后,张作霖为保张学良上位,替他排除万难。张学良并没想到张作相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对张作相大为感动并且对他更加尊敬。
张作相在辅助张作霖和张学良两任领导者时从未出现过一心,始终尽心的辅佐两人。在张学良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也总是会询问张作相的意见,张作相此时对于张学良而言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尊敬的长辈,更是一个无法缺少的军师。
四野派人护卫
1930年,在国民党危难之际,张学良带着30万东北军义无反顾地加入蒋介石的阵营,使得蒋介石如虎添翼。
其实,张学良虽然是东北军的首领,但因为有张作相坐镇东北,日本才始终不敢进犯。而到了1931年,张作相的父亲不幸去世,张作相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参谋长,自己则悄悄回到老家为父亲送葬。
但不知为何,张作相离开东北的消息被日本方面得知。当日本得知张作相离开东北后,便对东北展开了疯狂地侵略,这便是令所有中国人痛恨地九一八事变。日本在短短几个月能侵占东北三省地区,将东北搅得浑浊不堪,东北人民整日处在无尽的黑暗中。
张作相实在不忍看见自己和张作霖苦苦守护的东北落入如今这般田地,便前往北京与国民政府商量如何将东北抢回来。
没想到,国民政府始终坚持不反抗的原则,张作相有苦难甚至心有不满。事后国民政府为了安慰张作相,将东北边防司令的职位交于他,也被张作相拒绝了,而张作相心中的天平也逐渐产生了偏移。
日本见中国并无反抗,更加变本加厉,甚至大力进攻中国内部。国民政府这才选择出兵讨伐,而张作相也因此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专门负责整合军队。
此时出兵讨伐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日本占领东北后,便快速的站稳脚跟,若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把握,他们是不会贸然进攻南下的。
国民党军也因蒋介石的各种猜忌变得一盘散沙,这也是为何他不愿主动抗日的原因之一,蒋介石希望通过日本人的手,替他铲除一些产生异心的干部首领。
果然,东北军惨败,张学良也因此被迫下野,张作相得知事情真相后果断辞职隐居。日本方面得知张作相离开国民党后,也立即向他抛出橄榄枝,但张作相却未选择接受,甚至对着日本派来监视的人说道:“就算是死,也休想让我做日本的走狗!”
1948年,中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将日本赶出了中国,中国也迎来了新生。辽沈战役结束后,张作相由于军阀身份被解放军抓捕入狱,但解放军将领多少知道一些关于张作相英勇无畏的事迹,便立即释放张作相。
为了担心路上还会出现意外,四野将领甚至派遣专人将张作相送回天津。在回到天津后不久,张作相身患重病去世,享年68岁。
小结:
张作相虽然为军阀,但在他身上不难看出属于中国人的那股傲气风骨。面对日军抛来巨大“糖衣炮弹”,他始终未有一丝动摇,甚至将生死抛之脑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魂。
对于张作霖和张学良而言,张作相更是一位忠诚的好伙伴,也是一位十分值得信赖的朋友,张作相的肝胆相照和荣辱与共着实令人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