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不愿意读技校?现在技工人才缺口超大,看看国外做了什么?

2023-12-20   小鹿爱白话

原标题:中国人都不愿意读技校?现在技工人才缺口超大,看看国外做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进入发展工业时期。那时,工人阶级是社会的领导阶级。每个人都冲进工厂和车间成为真正的工人,工人总是受到尊重和追捧。

随着时间的推移,90年代,下岗潮来袭,工人阶级地位一落千丈。现在人们对工人的职业还是有偏见的,认为只有不会读书的人才会进工厂。

父母宁愿花大价钱让孩子上一个不知名的三年制大专或专科,也不愿让孩子上技校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由于我们的技术工人的辛勤工作和努力。现在国内高级技师越来越少,缺口很大。

这样,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制造业,总有一天会陷入瓶颈,无法自拔。只有我们能拯救自己。

“高级技师”到底有多短?

相关调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排名前100的职业中,有64个是“制造及专业技术人员”。与2022年第三季度相比,制造业工作岗位的缺乏仍在继续。

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近3000万,缺口率高达48%。从长远来看,在中国制造业加速升级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最缺的就是“高级技工”。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高级技师”比例很小。在整个工业行业中,日本高级技工的比例是40%,德国高达50%,而中国只有5%。

更令人震惊的是,30年前中国高级技师的比例已经是5%,也就是说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技师培养体系。

另一方面,德国工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他们也有独特的培养方案——“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针对初中毕业生。

这些学生需要和培养的企业签订合同,企业会提供学习指导和一定的津贴。学生在工厂边学习边工作,学习理论知识。整个过程会持续3年左右。学习结束后,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正式进入企业工作或继续深造。

这种机制使德国企业能够有计划地补充技术人员的不足,也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员,大大提高企业与员工的匹配效率,节约社会和时间成本。

而中国并没有完善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又受到世俗观念等主观因素的限制,使得中国的高级技师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技术工人被看不起,存在感低?

在现代社会,我国技术人员存在感低的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主观偏见,二是相关制度的支持不完善。

首先,传统观念中对技术工人的偏见和戏谑依然根深蒂固。在大多数人的价值排名中,技校无疑是最差的选择。只有成绩不好,没有出路的人才会选择上技校。

所以在高考招生制度下,大部分优秀学生都被各大高校“收入囊中”。即使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会选择读大学。只有真正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不得不选择上技校。

同时,在大学扩招的大背景下,技工学校能招到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越来越差,这将影响10年、20年后我国高级技工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我国在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上差距较大。一方面,技术工人的工资相当低。一些一线工厂的工人月薪只有三千到五千,但工作强度极高。

工人的工资低,来源于他们普遍从事的是机械性的重复性工作,很容易被今天的智能机器所取代。

但并不是每个国家的工人工资都这么低。许多国家仍然非常重视工人。尤其是在德国这样的国家,劳动者享受着高薪和高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白领。

另一方面,技工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技工学校办学资质不够,师资力量差,不能很好地培养国家需要的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国内一些技校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让人们对技校的偏见更深。

同时,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也极大地影响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过去,工厂非常重视工人的福利和培训,鼓励技术工人不断提高技能。

现在,企业都在追求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学技术的人往往不被赏识,工资也远远落后于管理人员。

导致中国的技术人员没有存在感,得不到社会尊重,不愿意学习技术,逐渐退出“舞台”。

尊重技术人才,打造大工匠。

过去,中国的发展依赖于有责任心和熟练的工人。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辛勤劳动,成就了辉煌的新中国的今天。中国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级技术人才。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

首先,观念的改变源于现实环境的改变。所以,要想打破人们对技术人员的偏见,必须让人们真正看到,作为技术工人,他们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

从宏观社会层面,国家需要给予技校制度支持。例如,我们可以效仿德国或瑞士等发达国家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做法。

同时,要保证技工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技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的需求,可以直接输送到国内,帮助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更好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国家应该要求企业重视和保障各类技术人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而且工资待遇很好。这样才能有人愿意接触高级技师行业,通过技术获得相应的尊重和回报。

从微观个人层面,需要摒弃固有观念,改变对高级技师的看法。其实技师,尤其是高级技师,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

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技工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对个人技能、心态、性格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你也可以通过掌握一门技术,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磨练自己的心智。

从过去到现在,中国工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科技的进步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员。

希望未来国家和企业能给高级技师制度上的保障,社会能给他们足够的尊重,改善他们的现状,重建工人职业的尊严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