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心血,每一滴都不会浪费。
家长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心血,每一滴都不会浪费。
奶奶带娃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是被姥姥带大的,一方面是姥姥照顾孩子和妈妈的时候,方便很多。
另一方面是姥姥照顾妈妈和孩子更尽心尽力一些,减少月子仇的概率,极大地保证了婆媳之间的感情良好。
姥姥带的我,我凭啥孝顺奶奶?
小点点自从出生之后,都是姥姥在身边照顾着,小点点的每次成长和改变,也都有姥姥的见证。就在妈妈出了月子没有多长时间之后,妈妈就离开了点点,回到了工作当中。
导致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是姥姥一个人在照顾着,几乎没怎么看过奶奶的身影。虽然奶奶每次来都会给小点点带很多礼物,但在她的印象中,奶奶的概念非常模糊,离自己非常远。
反而是每天和她朝夕相处的姥姥,彼此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虽然姥姥总是非常严厉地对待她,不许她做这个,不许她做那个,让小点点非常不开心。但在她的心中,姥姥的地位要比妈妈还重呢!
又一次周末爸爸说奶奶想小豆豆了,就要带着她回去看奶奶,小豆豆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很高兴,就算是想到到了奶奶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吃不完的好吃,也不能免除她和奶奶之间的距离感。
看到孩子这样的反应,爸爸非常不开心,就很严肃地对小豆豆说:这是你的奶奶,我的妈妈,你以后一定要孝顺奶奶,就像是孝顺姥姥那样孝顺她!
原本就不怎么开心的小豆豆看到爸爸这么严肃的样子,就更是不舒服了,直接就把内心的不满说了出来,反问爸爸:姥姥带的我,我凭啥孝顺奶奶?
面对孩子的质问,父亲答案寒心无奈
爸爸就刚好借这个机会,让孩子端正一下思想,要是永远都存在这样的想法以后迟早是会出问题的,毕竟相比于姥姥来说,奶奶和孩子的血缘关系更亲近一些,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兼顾的话,还是要以奶奶优先的。
所以,爸爸就直接告诉小点点,没有什么为什么,你现在也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你只要知道奶奶是除了爸爸妈妈之外你最亲的人就好了,至于照不照顾你,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
站在一旁的姥姥听到这样的话之后,什么都没有说,回到房间里很长时间没有出来。等到她出来的时候,她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回到自己的家,找把自己当成亲人的人了。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时刻要谨言慎行
孩子要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敏感
在生活中,父母总是对小孩子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别管,你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以此来搪塞孩子,就算是孩子已经上了大学,还是会用相同而说辞。
实际上,就算是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也能第一时间觉察到生活中细微的变化,包括父母貌合神离的表现。他们虽然没有所谓的第六感,但他们可以注意到父母的微表情。
以前父母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有时候就连父母都没有觉察到的细微变化,在孩子眼中都是关键的线索。但就算是他们感觉到什么,也不会立即和家长说,只会深深地埋在心里。
孩子会模仿家长
当孩子脱离了家长之后,他们主要表现出来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家长曾经做过的。只有在生活中亲眼见到,在以后相似的场景中才知道该如何表现。
正因如此,才会有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这个说法。比如一个孩子经常骂人,有暴力倾向,那么在家庭中,父母一定会有相关的表现行为,或是暴力狂,或是“出口成章”。
今日小结:
如果你的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你该怎么引导他,教育他?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