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和徐州

2023-09-02   中国菏泽网

原标题:菏泽和徐州

9月1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锋率市党政代表团来我市考察交流,深入菏泽现代医药港、菏泽高铁东站、菏泽市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环堤公园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市委书记张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英参加有关活动。

在座谈会上,张伦对徐州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徐州市大手笔谋划构建“343”创新产业集群、推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等战略性思路举措,加快建设“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徐州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非常值得菏泽借鉴学习。菏泽与徐州两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期待双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同向发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凝聚合力,在健全区域合作机制上持续用力,共同谱写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合作发展的崭新篇章。

宋乐伟对菏泽市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对菏泽干部群众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表示钦佩。他说,近年来,菏泽始终锚定“后来居上”目标,持续加快“突破菏泽”步伐,综合实力持续攀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城市能级加快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期待进一步拓展双向合作广度,加快构建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深化创新产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领域协同发展,努力打造省际交界地区深化合作、协同发展新范例。

会上,王剑锋、李春英分别介绍了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共同推进合作事项情况;签订了《交通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徐州市领导王先正、林斌,我市市领导王军、聂元科、肖友华参加活动。

贯穿古今的双城记

从空中俯瞰菏泽与徐州的地理版图,两地首尾相连,如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廊,分别担负着山东与江苏南北大门的重任。

历史的脉络,串联起两座城的过往;

时代的脉动,勾勒出两座城的未来。

菏泽与徐州之缘,有着深深的岁月印记。

在历史长河中,两地均位于黄河文化圈,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同时,两地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这些文化资源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菏泽单县、宿州砀山县、徐州丰县交界处,有一口特殊的水井。因地理位置特殊,为三地群众共用,因此得名“三省井”。清澈甘甜的井水浇灌着三省人民的土地,也滋润着三省人民的心田,这口井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团结井”,记录城市缘起的点点滴滴。

徐州与菏泽之缘,有着跃动的时代烙印。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一直以来,徐州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城市涅槃变革,奋力迎来由“弱”到“强”、由“传统”向“新兴”、由“黑”变“绿”的发展逆转。

今天的菏泽,经济总量由“全省垫底”到“奋起直追”再到“跻身中游”,实现了“三级跳”,为山东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城市之一。

两城协作,于历史中缘起,在发展中携手。

穿越时光,这段双城记,正以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姿态,迎向未来。

经脉相连的发展圈

现代交通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交通运输效率,还能够促进经济进展和地区互联互通。

菏泽与徐州,如何从地理版图上的连结,变为交通体系上的联通,不仅是百姓期盼,更是两座城从发展角度出发的考量。

2022年10月9日,《菏徐铁路规划选址、土地预审专项报告编制技术服务项目招标公告》在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初步规划自陇海铁路引出,经徐州市铜山区、沛县、丰县、向西进入山东省菏泽市。

当前,铁路建设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尤其在今年高铁“高频次”开工的背景下,鲁西南新添的这条出省普速铁路,很容易被人忽视,但这是一条重要性绝不亚于高铁的线路。

菏泽铁路

菏徐铁路的建设,对“北煤南运”意义重大。徐菏线建成后,西北方向可以连接数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通过打通徐州-淮安铁路,东南方向可接长三角煤炭消费地,这一线路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北煤南运大通道。

往更深层看,从交通项目切入,可进一步拉近菏泽与其他城市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其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能级,并为淮海经济区后续的产业、文化等更深层次的交流奠定基础。对徐州和菏泽来说,在如今淮海经济区建设备受关注与期待的大背景下,两地距离愈加拉近可谓水到渠成。而从更大范围来看,这两座城市同样也是助推江苏与山东携手并进的关键支点。

业业相连的协作体

城与城的缘,奠定了协作发展的基础,

勾勒出产业协作发展的未来画卷。

菏泽与徐州的产业发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生物医药产业便是其中之一。

生物医药产业是菏泽全力打造的“两大核心产业”之一,以及菏泽“231”特色产业的首选,2022年该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833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产业。随着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构建起“一港四园”集群发展格局的不断加速,原计划于2025年达到千亿级规模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菏泽现代医药港

医药健康产业,同样是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板块。经过近几年发展,医药产业正在徐州加速集聚、耦合、裂变,已成为江苏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今年上半年,徐州全市医药健康产业239家企事业营收合计211.5 亿元,同比增长14.0%,较去年同期提升13 个百分点,利润合计12.7 亿元,同比增长18.8%,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圈圈相连、环环相扣,才会使得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只有各类要素资源高度聚集、高效联动,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

次徐州市党政代表团的菏泽之行,先后走进菏泽现代医药港、菏泽高铁东站、菏泽市非遗项目、环堤公园等地,推进徐菏普铁、徐民高速、徐菏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深化创新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协同发展。

如今,这幅协同发展的“工笔画”,正由点及面,连缀成一幅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壮阔画卷。紫薇花开,牡丹满园,徐州市党政代表团此次菏泽之行,必将开出更加灿烂的发展之花、协作之花。

内容综合菏泽日报、无线徐州等

内容综合菏泽日报、无线徐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