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区
城中村环境卫生迎来华丽蜕变
文/图 高曼晨
城中村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难点,也是治理的重点。多年来,雁塔区采取多种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向城中村延伸工作不断深入、规范,市容环卫管理步入长效化轨道。
一些人对城中村的印象就是:脏乱差、消防通道被堵、“蜘蛛网”遍布、污水横流……不过在雁塔区,城中村就有点不一样,干净清爽的马路,文明洁净的公厕,压缩式垃圾车集中收运垃圾……这些变化都离不开雁塔对城中村环境卫生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
早在2009年,雁塔区城管局就将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政府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城中村市容管理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在城中村成立村容管理委员会,设立村监管员,实行“三级管理,四级检查”机制,即由“区、街、村”形成三级管理模式;“区、街、村容管理委员会、村监管员”形成四级检查机制;同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三定”机制,建立保洁员台账,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快速处理问题;制度和保洁员信息上墙,便于群众监督;问题“编号销号”,实行定位管理。同时,为20个试点城中村配备了223名保洁员,改变了长期以来城中村“卫生无人管”的局面。
2019年以来,雁塔区城管局先后为城中村建设公厕32个,完成全区城中村“旱改水”工作;选址并建设垃圾台25个;配备密闭式垃圾箱397个,垃圾桶11834个,拉杆式垃圾桶1824个,保洁三轮车689辆,全面夯实了城中村环卫设施基础,提升保洁效果。476名保洁员按照“一扫、二转、三捡、四掏、五清、六擦”六部工作法,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日常保洁、按时清运进入常态。
下一步,雁塔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继续坚守“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书写满足人民生活美好需要的新篇章。
未央区
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调研未央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文/图 王博
1月9日,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负责人一行,前往未央区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围绕九大类二十一项工作,通过听取现场汇报、实地调研、随机调查询问等方式对未央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察,并提出整改意见。
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负责人指出:
1
要提高分类意识。要充分认识生活垃圾分类是民生工程,各级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要狠抓生活垃圾分类督导、指导工作,保障未央生态安全,打造舒适人居环境。
2
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单位,主动上门宣传,通过现场讲解、散发宣传品、播放分类视频、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营造垃圾分类氛围。
3
要加快“二中心一暂存点”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夯实责任、倒排工期、全力推动,确保各项建设能够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工,推动未央区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4
要强化业务培训,培养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督导员专业人才,立标准,重常态,树典型,有效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
要推行定点投放,不断提升准确投放率和可回收物利用率,最终达到生活垃圾可持续无害化、资源化及源头减量的目的。
航天基地
加强市容环境治理
全力备战十四运
文/图 李朝
为全面做好十四运各项准备工作,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视,持续做好环境卫生提升工作,积极改善辖区环境。
1
组织召开迎十四运专项工作会议,对十四运准备阶段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部署,明确责任分工,提出工作要求,确保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2
及时安排人员,分别对雁南路、东长安街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进行检查,深入落实监管整改长效机制,有效提升环卫保洁质量。
3
为持续做好辖区道路卫生治理工作,集中组织保洁员对航天西路、航天中路开展“大冲洗 大擦洗”保洁作业,同时,加强对区域道路冲洗与城市设施擦洗维护工作,用实际行动美化城市环境。
航空基地
检查重污染天气
Ⅱ级应急响应及绿化工作
文/图 王冰浩
1月9日,航空基地城市管理局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预警”通知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现场安排落实管委会稳投资第一次专题会相关要求。
检查组对北京城建、康养城等出土工地进行检查,要求对场内裸土进行覆盖,机械、人员全部清场;施工单位对灰带立即进行冲洗,并对冲洗过的积水进行清理,及时合理调度机扫车和吸尘车,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增加道路机械化覆盖率,强化对易产生灰带、道路不洁地带的作业力度。
检查组还对2020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观摩线路综保区围网外绿化、二期4号路、7号路道路绿化等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要求尽快对接征地拆迁一局,结合绿化工作需求明确综保区东侧围挡拆除时间,做好绿化用地范围内遮阴网覆盖,并对二期4号路、7号路沿线影响行车安全的树枝进行修剪、及时清理绿化带内杂草和枯枝等杂物。
END
文字 | 桃子君
编辑 | Seven
审核 | 李巍 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