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园区|江苏自贸区聚集全球创新资源

2019-09-05   中经云端

[中经云端·园区头条]

1·江苏自贸区聚集全球创新资源

根据新华报业网消息,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引发全球目光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各种制度创新的“苗圃”,更是备受关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近日公布,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苏州工业园区有许多优势。”微软创新联盟首席策略官戴子珽说,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兵,也是中国跟新加坡共同打造的国际化创新园区。园区成立25年来,吸引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产业横跨信息化、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高精尖的企业。“它是苏州市和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包含许多国家级的软件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等等的优秀资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自贸区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将在最近几年内陆续显现。“首先是企业将获得更多优质的全球创新要素,这其中将包括更有力度的人才、资金、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加速流入,其次是将获得更加丰富而优质的产业生态。”

2·安徽省合肥最大医疗健康产业园在瑶海区开园

根据央广网消息,2019年9月3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成功举办大健康项目集中签约暨安徽尚荣大健康产业园一期开园、二期奠基仪式。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会会长和终身名誉会长、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殷大奎,深圳市、安徽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以及合肥市、瑶海区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各级领导、签约企业家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约100余人见证开园,宣告作为瑶海五大主打产业的大健康产业迈向新台阶。 加拿大麦迪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台湾华联生物科技公司、台湾康源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康瑞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全球24家知名医疗健康企业与园区签约,宣布正式落户园区,其项目类型涵盖研发、生产、总部等,总投资额高达11.39亿元。安徽尚荣大健康产业园既是瑶海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依托平台,更是合肥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瑶海区携手尚荣医疗集团共同倾力打造。尚荣医疗集团于1998年成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医院整体建设、医疗设备产销、医疗耗材产销、医院投资运营、互联智慧医疗、产业园区开发”六大产业板块,在全球多个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市场覆盖全球,是国内现代化医院整体建设领域的顶级服务商。

[中经云端·产业园]

1·大庆光明产业园:10个项目带着8亿元“安家”

根据大庆网消息,走进大庆光明产业园区,处处能感受到园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记者了解到,2019年,光明产业园区新建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达8.04亿元。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办公楼1栋、厂房1栋,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480吨/220万件密封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企业。作为大庆市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园区,大庆光明产业园充分发挥位于东城门户和南城出口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拥有石油石化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把握产业立区的理念,以光明产业园区为核心,形成了光明、万宝、萨东三大区块和石化产业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的“一园两区一平台”空间布局。近年来,园区立足区位实际和比较优势,以“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构筑全市产业建设承接地。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0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安置就业3000余人。

[中经云端·高新区]

1·青岛高新区5G布局以“用”为先

根据科技日报消息,八月中旬,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齐聚青岛,参加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第49次全会,就“5G NaaS(网络即服务)——运营商级专网解决方案”展开深入研讨。这是我国第一版5G标准编写的收官会议,会议首次编写完成了中国5G首批12项行业标准,这是5G网络建设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该标准的编写完成将有力助推我国5G产业市场的大发展。此前,国内尚无已发布有关5G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由中兴通讯和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承办的本次会议,让众多5G专业人士对青岛高新区5G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令人欣喜的是,青岛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中兴通讯、青岛电信,正在试验基于5G网络全覆盖的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无人机物流等行业应用,以及人工智能、AR及VR等种类繁多的消费类个人应用,在青岛高新区共同构建5G产业生态圈,为深度挖掘5G行业应用、探索5G商业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中经云端·经济开发区]

1·福建省龙岩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积极筹备参加“厦洽会”拟签约3个项目

根据闽西新闻网—闽西日报消息,2019年8月30日,记者从龙岩经开区(高新区)商务局获悉,该区正积极筹备参加2019年“厦洽会”工作,拟上台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约5460万美元,其中拟利用外资约2110万美元。近年来,该区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好“6·18”“9·8”等招商引资平台,围绕园区“333”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要求,仔细筛选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持续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拟上台签约项目分别为投资3000万美元的龙岩智慧居家产业制造项目、投资1500万美元的智能安防管理系统生产项目、投资960万美元的万乘智慧交通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2·昆山经济开发区:“科创梯队”构筑创新高地

根据昆山日报消息,依托夏驾河科创走廊建设,开发区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创新集成、服务集成体系,为“科创梯队”企业成长壮大夯实基础。目前,科创走廊已启用科创承载空间58.99万平方米,新引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家,并成功引进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中白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储能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发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加强对接,中科院南京分院技转昆山分中心首批入驻8个项目。华东新材料产业转化基地启用后,即将迎来首批5个新材料项目入驻。一批高校院所深入100多家企业走访调研,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为此,开发区出台实施《昆山开发区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启动两岸产业升级促进中心建设并出台《两岸企业科技攻关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启动首期规模1亿元的两岸企业科技攻关引导资金池,打通重点企业科技攻关“前补助”机制。开发区还积极导入外部创新“活水”,深入推进人才科创“631”计划,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人才服务体系。目前,投入使用616套“人才公寓”;省产研院与金发科技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后,实施“集萃”人才培育计划,启用首期200套“集萃”人才公寓。

3·安徽郎溪经济开发区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根据人民网消息,近年来,安徽省郎溪经济开发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的对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2019年以来,郎溪经济开发区主园区实施技改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63.18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12.93亿元。韩华科技获批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和安徽省新产品;托新、新涛、埃菲科获批“专精特新”企业;以东奥科技、华菱精工、动力源等企业为龙头,申报了“三重一创”郎溪县智能物流装备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金诺模塑、安盛石化、隆达科技等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飞马、动力源申报安徽AAA级信用企业,新涛光电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省工程研究中心,方翔羽绒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东奥、托新申报省第八批战新领军人才。

[中经云端·经济新发展]

1·山西省大同市搭建智慧能源平台 打造园区“能源大脑”

根据大同日报消息,2019年8月27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煤炭清洁燃烧试验平台点火成功,同时建设完成的担当园区“能源大脑”的智慧能源平台投运,为这一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高端科研院所又增添了新亮点。充分利用能源领域大数据资源,园区搭建了具备实时状态感知的智慧能源系统平台。“智慧能源平台就是整个园区的‘大脑’,通过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用户用能交互系统和智能展示系统,对园区进行综合能源优化控制。该平台主要是深度结合清洁能源和信息技术,将数据采集与控制、三维监视中心、用能侧监管、能源站侧监管等手段综合运用在园区整体能源管理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了供能系统的管理手段,打造出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管控一体化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园区从产能、能源网络到能源系统的整体优化。”对于智慧能源平台建设的整个思路,韩泽文非常清晰。未来,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大同分所的园区内,智慧能源平台将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实时监测,为园区的信息化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监测系统按照信息网络标准架构进行监测,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指纹算法,使信息化基础运维简单化、智能化、明确化,可提供智能监测网络架构、提前预警分析、故障来源判断、信息集中管理等多样化的服务,为信息化网络稳定传输、系统数据安全提供可靠保障。”韩泽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