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采石矶大战,我如何以一万八千兵打败十五万金军

2020-01-03   鱼羊秘史

民间流传两句诗,一句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另一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说实话,我都不大赞同,因为我叫虞允文,正是一介大衣读书哥,伟岸雄姿一书生,却以一万八千宋兵,采石矶大败金军十五万,挽南宋一时危局,从而扬名历史,曾被赞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今天,我就给各位看官讲讲这段历史,从而激发一下读者的爱国热情。

采石之战示意图


01

都说南宋富庶,重文轻武,可一入宋朝为官后,有点后悔,为啥?偏赶上绍兴和议多年后,金主又要率兵伐宋,战争随之将至。

发动这场战争的是一个叫完颜亮的金国狂人。他于绍兴十九年,排除异己,发动政变夺取金国帝位,并以铁腕手段对付臣属,使金人上下为之胆颤心惊。这还不算,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他平定内部后,便欲率兵伐宋,好做个江山一统的皇帝。您说,他这小目标够大不?

光有野心不算,即位后,他多次派使者以和谈为名,暗地勘查临安风水,尤其读到柳永那首“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词句,仰慕不已。后来听使者回来讲起杭州的繁华,西湖的景致,高宗朝会盛况,还有小刘贵妃的美貌等等,更是垂涎三尺,于是叫画师绘出西湖美景,并将自己横刀跃马的样子ps进去,上面题写“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时,懵懂的高宗还派使者来为他道贺,完颜亮就把徽宗留下的一条玉带交付来使,托他转给高宗答谢。旁边有侍从低声说:“这可是稀世之宝。”完颜亮也低言回答:“江南不久归我所有,玉带不过让宋主替我保管几天。”说完,不禁哈哈大笑。

话说金兵整日厉兵秣马,磨刀霍霍,难道宋廷就没有耳闻吗?当然有,我的两位同僚就曾仗胆劝高宗防备完颜亮,不料竟惹得高宗大怒,罢去二人官职,发配远方,他说:“虽然秦桧死了,但主和乃是朕的国策,再有主战者,便以重罪论处!”

02

十年后,那完颜亮的野心终于暴露了。我曾受命出使过金国,一路发现都是金国在调兵遣将,搬运粮草。回来向高宗一说,不料他捋须一笑:“朕如此宽待他,他拿什么借口和朕开战呢?”唉,这个昏庸的赵构,害死忠臣岳飞,至今仍执迷不悟。

长话短说吧,绍兴三十一年,金使前来索要淮南地区,并口出不逊,势在激起战争。高宗这才慌了手脚,但自和议以来,宋军一向裁兵止武,朝廷已无良将率兵抵御,不得已只好任老将刘琦为统帅,赶赴前敌迎战。

那刘琦年老多病,好容易布置完淮东,就得报淮西守将王权弃城逃走,金兵由此度淮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刘琦感到孤立无援,忙退守扬州,金兵这时便开到长江北岸,凶巴巴的指日即将南下,吓得高宗又要入海逃亡,多亏丞相陈康伯劝阻,最后勉强同意御驾亲征,宋兵听后,士气开始大振。

可能有朋友看到这有点急了,宋朝眼下如此险境,你这大衣读书哥——虞允文咋还不上场呢?莫急,本书生即将大显神威,一战成名,只是要交代清楚宋金开战前的背景。

话说刘琦在金国几十万铁骑的强攻下,扬州很快失守,瓜州一战又因枢密官叶义问的胡乱指挥,导致全军溃败,无奈最后退守京口。不过倒是有个好消息,直接关系到后来战局,那就是从前岳家军的部将李宝率兵绕到山东胶州湾,偷袭金兵水师,焚烧了金战船百艘,这样就使金军北岸将要渡江的士兵,缺少了渡船。

完颜亮闻讯,大为恼火,他忙下令临时征调或就地造船。因此金兵日夜不得休息,好歹战船就绪,凶恶的完颜亮便杀马祭天,又将一羊一猪投江祭水(猪肉多贵,何必浪费?),然后便欲下令渡江,有金将劝他说:“咱们船小,宋军船大,一旦打起来,我军怕要吃亏。”不想完颜亮眼珠一瞪,喝道:“当年兀术追赶赵构时,不就用的小船吗?咱们人多,怕他个鸟,明日全军开始渡江,先上岸者赏,后退者杀!”

正这时,我奉高宗之命来到采石矶犒赏三军。前面我提过,淮西主将王权因败逃撤职,新任统帅李显忠还在赴任的路上,没能赶到。守卫长江南岸的宋军连个主将都没有,士兵们一个个萎靡不振的靠在一起,盔甲扔得满地,战马四处散放,军心脆弱得完全没有战斗力。我抬手再望向长江北岸,只见金兵旌旗招展,人喊马嘶,正纷纷登船,准备开始渡江了。

海鳅船


03

见此状我大惊失色,俗话说:救兵如救火。此等军机刻不容缓,如果再等新帅前来指挥,估计黄花菜都凉了,我心急火燎的忙把所有部将召到帅帐,向他们晓以忠君爱国的大义,又讲了一番当初岳飞的事迹,总算鼓舞了这些将领们的斗志。接着我把高宗派发的赏金和委任状摆放桌案,回头向大家慨然道:“希望明日与金军一战,大家都能全力以赴,不负朝廷恩典。”话音一落,有两个部将向我问道:“敢问虞使臣,您只是受命犒师,并没有受命督战,若明日我军战败,您能担得起这份责任吗?”余者听了这话,嘴角也都泛出一丝冷笑。

我用严峻的目光扫视一下众人,大手一拍桌案喝道:“值此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虞某义不容辞,愿随诸将共进退,甘愿承担一切后果!”部将们听到这话,不由纷纷拱手,愿听从我的号令。我于是冷静的回思一番从前看过的兵书,分析一下眼前的形势,内心基本有了一个与敌交战的策略。便即刻下令,水军分成五个部分,东西两部正面对敌,精兵藏于中部海船,另外两部埋伏港湾,随时准备接应。诸将领命,分头前去准备。

次日清晨,战船刚一备绪,敌军便呼啸而来,大江之上,舳舻蔽空,旌旗掩日,金主完颜亮手舞大旗,亲自指挥,前方七十余艘船影已渐渐逼来。我忙一挥令旗,东西两部迅速出迎,战不多时,两部为敌势所惧,开始有些动摇后撤,我心中一紧,快步飞奔到中军,用手拍了拍大将时俊的肩膀,说:“局势千钧一发,今日胜负,全在将军身上,我素知你胆略过人,勇冠三军,如今留在阵后,又和女人有啥不同呢?”

时俊听罢,圆睁二目,手执双刀,遵声“得令!”率领士兵们呐喊开船冲去,中军高大的海船闯进金兵船队,犹如虎入羊群,接连撞翻几十条敌船,东西两军见状,重新恢复勇气杀入战团,江面立时旗帜颠仆,刀光剑影,喊杀声,惨叫声,连续不绝。我手舞令旗,看似镇定指挥,心中却是忐忑不安,为何?要知这可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水战,我军实际才有一万八千人,而金兵呢?据说竟达十五万人马!而惟一支撑我的,便是守卫疆土,赶走侵略者,还宋地百姓一方安宁的想法。

04

时光飞逝,转眼夕阳衔山,我抬眼望去,金人虽多,怎奈就吃亏在战船上,因此被我军一股锐气,杀伤过半,但依旧络绎不绝的顽强进攻,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有个比猛兽还要凶恶的完颜亮在呐喊:“退后者斩!”我心如焚,再这么打下去,怕是对宋军不利啊。忽然,有人来报,一大批从别处败逃来的宋军,正经过这里。我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惊奇的向远方张望,果不其然,远处河岸上的败军有如潮水般涌来。我灵光一闪,突然大喊一声:“太好了,马上集合这些败军,发给他们旗鼓,隐藏山后助威!”

如我所令,那些败军迅速集结,便在南岸港湾后摇旗呐喊,顿时鼓声震天,旌旗招展。正在江上激战的金兵听闻,一时惊愣,他们都以为我大宋援军到了,因此胆怯,再也不顾完颜亮的号令,开始纷纷溃败。见此情形,我总算放下悬着的心,号令军中所有弓弩手,乘船追射,这一举动,顷刻间杀伤金兵无数,过不多时,金军总算退回北岸,据说完颜亮震怒,下令将败归的将领全都杀了。我军大胜,士兵们全都开心的欢呼,拥抱,将我一次次的抛向天空!我久违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过了数天,我听到一个消息,金国竟然后院着火,留守后方的金军发动政变,另立完颜雍为帝,北岸金军闻讯,人心浮动,完颜亮本想回国平叛,却有部将劝他还是先平宋地,再回老巢容易平叛,完颜亮因此再次下令,强渡长江。

其实闻报当日,我便派一支水军移向上游,待金军杀来,上下夹击,又一次大败完颜亮,此战,烧毁他战船三百艘,金军惨痛逃离。我返回大帐与诸将拍手庆贺,正这时,新任统帅李显忠风尘仆仆赶到了,我于是交卸采石矶军务,李显忠对我大为感谢,抓着我的手久久不放。我沉吟片刻,对他说:“金军虽败,势必还要从瓜州进攻,京口主力防守较弱,希望李将军能派我一支人马,前去救援刘琦。”李显忠落泪言道:“同为国家赴难,理该如此,只是辛苦你这看似无用的书生了,哈哈。”我笑答:“虞某为国不惧艰险,望将军牢牢守住采石矶,等到和平的那一天,虞某必会前来看你,到时咱们迎风把盏,临江痛饮一醉!”

05

就这样,我在南宋一次面临强敌压境时,取得抗金水战重大胜利,我的英名从此便与采石矶永远联系在一起,彪炳史册。

翌日,迎着朝霞,我率兵向京口匆忙赶去,又一次踏上新的征程。偶尔回望时,只见采石矶江水拍岸,山峰叠翠耸立,笼罩在一片金光四射的云霞中,犹如仙境一般!啊!原来我为之战斗的这片土地竟然是这么美!可我却在临别时才发现。

当我赶到京口时,果然完颜亮已率军到达瓜州,仇敌相见,战火又将燃烧,而主将刘琦已然病危,我匆匆赶去探视,他拉着我的手,含泪说:“老夫快不行了,只是朝廷养兵三十年,武将一无所能,大功却由你这书生所立,真是愧杀我辈,希望你继续为国效力,挽救大宋命运!”我不禁黯然泣下,抚着他的手说:“老将军放心,面对强敌来犯,虞某明知不敌,也会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话未说完,刘琦的手松开了,默默地闭上双眼,含笑而去,心中却留下无限的欣慰。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广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