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错觉:市盈率低的股票一定好,短线走势可以被预测

2019-07-27   老骥牛股狙击

错觉一:市盈率低的股票一定好。

很多股民习惯性把市盈率低等同于低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很多,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市盈率一般只适用于对业绩稳定的白马股进行估值。市盈率是市值和净利润的比值,所以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低,可能是市值太小,也可能是净利润太高,但无论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得出股票被低估的结论。

市值太低,可能是因为公司突发利空,引发股价崩盘。之前因为车间停产3个月未能复产导致被ST的丰山集团(ST丰山),吃了5个跌停后市值下跌了22%。与此同时,丰山集团的市盈率也会下降22%,今天收盘后动态市盈率只有11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丰山集团是一只好股票。

净利润太高的股票同样也不能认为一定好。这里面的情况就很多了,比如净利润高可能是通过卖房(非经常性损益)得来的,还可能是上一个会计周期的业绩太差,导致对比后显得当期业绩好。还有,一只股票的业绩到底好不好,并不在于净利润增长多少倍,而在于净利润和市场预期之间的差距。

生益科技前天发布半年报,业绩同比增长18%,动态市盈率38倍,2天涨了15%。五洲交通昨天发布半年报,业绩同比增长212%,动态市盈率3.91倍,今天却只涨了1%。由此可见,业绩好、市盈率低并没有卵用。

错觉二:做T可以降低成本、锁定利润。

做T这个词就不用多解释了。因为A股是T+1交易制度,当天买进的股票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之前已经有了底仓,就可以在日内同时进行低买高卖,相当于完成了一次日内的T+0。

做T分两种,先低买、再高卖叫正T,先高卖、再低买叫反T。如果做T是成功的,股票被套可以降低成本,股票盈利可以锁定收益。但是,做T真的有那么美好吗?

首先,我并不否认做T这项技术的存在,因为确实有一些专业的做T团队,借助专业分析方法和工具,每年可以获得10-20%的超额收益,但是我觉得包括我在内,大部分散户都是没有那种专业技能的。

做T做对了当然好,但是一旦做错,要么认错,要么用更多的T去尝试弥补之前的错误,这样做得最终结果只有两个:卖飞、深套。所以做T看似简单,其实是容错率非常低的一件事情。

我再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从本质上说,无论是低买(更)低卖、低买高卖、高卖低买、高卖(更)高卖,每一次T都是一笔独立的操作,包含买和卖两个过程。在操作胜率无法保证的基础上,频繁做T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反过来说,如果你的操作胜率可以保证,也就根本不会亏钱了,更不需要做T。综上,做T是一个伪命题。

而且我还知道,尽管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还是会忍不住做T的……

错觉三:股票的短线走势可以被预测。

这个事情让我很苦恼,因为每天后台都有不少老铁找我问股,差不多都是“老师这票明天能涨吗”、“老师这票被套了要割吗”、“老师这票能看到多少元”……这些问题。

问的股票我翻出来一看,都是那种每天成交5000万-1亿、业绩不突出、缺少市场关注、完全跟着大盘走的股票。说实话,这些股票的涨跌我真的不知道。股票随机性太强,对于任何一只股票,我都可以分别找出三个看涨和看跌的理由,但是这么做的意义在哪呢?

看到这,有些老铁可能要说了,我不信,如果你不知道股票的涨跌,那你干嘛还炒股?最近你买的万科A、新希望、中兴通讯都涨了,这又要怎么解释,难道你炒股赚钱都要靠运气?

我解释一下。

拿万科A来说,6月20日建仓、7月22日清仓,赚了10个点。我之所以选择万科A,是因为作为一只白马股,今年以来股价滞涨,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而业绩并没有变坏的预期。在白酒、家电、猪肉都已经处于相对高位的情况下,资金必然会寻找低位白马股进行配置,这时候万科A很有可能会成为资金的进攻方向。

就是这么朴素的逻辑,没有多余的分析手段,逻辑验证我就赚钱、逻辑不验证我就割肉,就这么简单。你觉得这样的逻辑,对于我判断万科A某一天的涨跌有任何帮助吗?

(免责声明和郑重提醒: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