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在治疗上相对比较滞后,目前主要还是两类药物。一是干扰素,干扰素分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一般一周打一针,普通干扰素一般要求隔天打一针。另一类就是核苷类似物,大家比较熟悉的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这些,叫核苷类似物。不过,需要抗病毒的患者该如何选用药呢?
患者如何选择用药?
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选择原则一般基于几点考虑,一是基于病情,因为治疗肯定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首先是基于病情。第二是基于病人个人意愿,第三结合病人最近有没有婚育、生育的一些想法。第四根据药物,有哪些药物可以得到。最后不可否认,病人的经济状况,包括有没有医保,对病人的影响也很大。
两类药物对适应症上有要求吗?
不管患者肝功能有没有代偿/失代偿,不管有没有腹水,都可以吃核苷类似物,一天一片;而干扰素只适合一些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代偿比较好的这种病人。因为打干扰素很可能会促进免疫,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恶化。所以肝硬化的病人,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是不适合打干扰素的。
从副反应来讲,核苷类似物一般副反应比较小。而干扰素打了以后会出现一些类流感样的症状。有的病人打完以后,特别是前几针,会高热,然后有的病人打的过程中还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还有一些病人会出现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
从疗程来看,一般干扰素,疗程相对固定。一般打48周,也就是打一年的时间。而核苷类似物需要长期吃,现在乙肝病毒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不是根治,所以停了药以后,病毒可以再反弹,所以疗程不确定,需要长期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