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呆并不是偷懒,家长不要轻易去打扰,其实这是聪明的表现

2020-02-22   逗儿妈妈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若是在往年,孩子们都快开学了,而现在因处于特殊时期,孩子们在家呆的时间长了,也不能外出和小伙伴玩耍,各位家长们是不是感觉孩子好像总是自己在“发呆”呢?有没有发现,孩子自己写着写着作业,就会愣神呢?是不是孩子在偷懒呢?有时候,家长叫孩子,孩子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不回应。有些家长慌神了,孩子一动不动,会不会是因为在家里憋太久了,不会憋出毛病吧!

当丫丫妈在班级群中这样留言后,倒真的有几位家长立即就开始呼应了,其他家长也是立刻关注了一下自己的孩子,似乎他们也存在独自发呆的情况。霖霖妈就说霖霖会独自坐在阳台上,看着下面的风景和汽车出神,孩子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家长们议论纷纷。总是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呢?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孩子若是喜欢偶尔发一下呆,还是属于正常现象的2016年,国家卫建委就联合疾病预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推出了“5125”健康生活理念,其中就包括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的倡议。在这5分钟的时间内,可以将自己放空一下,让紧张的大脑放松,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大人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孩子写作业的间隙,偶然出神,不是像某些家长想的那样在偷懒,那么,孩子默默地发呆,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孩子发呆并不是偷懒,家长要知道这几点

1、表面看似呆,大脑其实在转

有些孩子看似表面在发呆,其实他的大脑一直在运转,或者是想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者是在想刚刚看过的书中的场景,在这个时间段,大脑进入到发挥或者锻炼想象力的状态,时间长了,还可能将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

2、发呆就是放空大脑

人的身体累了,需要休息,大脑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发呆5分钟,让自己的大脑进入到一种非常自然的放空状态,不但可以使大脑得到松弛,还可能激发出更大的想象力,有助于进一步思考。

3、发呆可能是在记东西

人的大脑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器官,有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后表明,当大脑中负责关注力的区域冷静下来后,负责记忆力的区域就会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在孩子发呆时,他可能是对刚刚想过的问题进行记忆,所以,发呆对于提升孩子的记忆力还是有好处的。

许多科学家在思考进入瓶颈期时,都有换几种状态的习惯,比如,爱因斯坦就喜欢听音乐来让大脑过渡一下,其中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而家长在遇到孩子偶尔发呆时,当时不要过分干预或者盲目阻止,那样做的话,还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父母的盲目阻止,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1、影响孩子性格发展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发呆时,大脑中的α脑电波会加强,这种电波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并且还可以调节孩子的情绪发展,减轻大脑思考的压力。若家长在孩子发呆时,盲目阻止,孩子的焦躁得不到释放,则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使得孩子容易形成急躁的性格。

2、中断孩子正在思考的问题

不论大人还是孩子,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希望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而当孩子处于发呆状时,家长是不知道孩子是在思考还是在放空大脑的,此时,更不应该盲目地阻止孩子,让孩子中断思考事小,若是冷不丁地吓一下孩子,可就不好了。

3、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障碍

若家长在孩子发呆时,认为其是在偷懒、不集中注意力,而粗暴地将其打断,甚至还埋怨几句,其结果只能是陷于“两败俱伤”的尴尬境地,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否定感觉,还会有内心的愤怒感,可能还不敢发泄出来,时间长了,难免会对孩子的心理形成不良障碍。

孩子发呆是一种积极的现象,那是孩子在以自己的方式调整人体的指挥中心——大脑,只有大脑休息好了,放轻松了,才能更好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因此,孩子偶尔地发呆,倒是其变聪明的表现了。在这个时刻,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地面对孩子发呆这件事。

三、面对孩子发呆,家长应该怎么做?

1、从心理上接纳孩子的这一行为

当家长知道孩子偶尔发呆并不是故意偷懒的行为之后,就应该从内心接纳孩子的这一行为。当然可以在孩子发呆之后和孩子聊一聊,为啥会发呆,发呆了孩子在想些什么事情?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讲自己曾经发呆的一些趣事,也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2、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己的空间,现在多数家庭已经能做到了,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屋子,在时间上,家长也应该注意多给孩子留出余地,一些课外班能少报就少报,让孩子学会独处,学会思考,学会发呆,也是能够帮助孩子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3、避免在孩子发呆时打断他

孩子发呆时,大脑或者在思考,或者在休息,是一个较为连续的过程,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结束这个过程还是比较贴切的。若是在此期间被家长忽然打断,也就是打断了孩子的专注力或者是创造力练习,长久以往,反而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思考力锻炼。

前文提到的“5125”理念,取自谐音“我要爱我”,提出者的目的就是要提醒每个人要注意关注“身”和“心”两方面的修养和健康,而发呆5分钟正是侧重于我们不易察觉的“心”这一方面。因为不易察觉,所以更易受伤害。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尤其要格外关注,所以,当孩子再次发呆时,不妨让其“静静”,放空自己,要知道,这样的娃更聪明哟!

今日互动话题:不知各位家长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遇到过孩子发呆的情况吗?您是怎么处理的呢?孩子会有哪些反应呢?欢迎留下您的宝贵经验,一起参与话题讨论。

我是逗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