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大力宣传“木兰故里”的真相是?乡村变景区,美不胜收

2022-06-06   苏丹卿

原标题:武汉黄陂大力宣传“木兰故里”的真相是?乡村变景区,美不胜收

木兰替父从军,巾帼英雄的形象深入心里,她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历代成为诗歌、小说、影视等创作的来源。

尽管关于历史上究竟有无木兰此人物或原型,一直以来争议颇多,但有关“木兰故里”的说法层出不穷,如陕西延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武汉黄陂。

其中,武汉黄陂对“木兰故里”的宣传不遗余力,木兰的故事与木兰精神深入整个黄陂。

黄陂地处武汉市北部,建制始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

更以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首义文化这四大文化名片为黄陂文旅打下厚实、坚固的基底。

可见“木兰故里”于黄陂而言是多么重要,“大美黄陂、木兰故里”也成为人人传诵的一句宣传语。

如果你来到黄陂,你会不禁发现,这片古老的土地不仅是山好水好风光好,木兰传说和人文事迹也是丰富多彩。

位于木兰山下的铁石墩村,有说法它是木兰将军制造兵器的所在地。

而那木兰山相传是木兰习武的地方,山上保存有木兰殿(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等人文景点,为发扬木兰精神,该景区常年举办木兰庙会、木兰山登山节。

相较于山上的热闹氛围,山下的铁石墩村却是宁静而朴素,蓝天下的白墙灰瓦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若不是因对木兰文化的探索,这个平静的小村落很容易被人忽视。

大概还没来得及宣传吧,铁石墩村像是一个“还没火”的新打卡点,而我们一行人的到来形成了一种“趁人少,赶紧来看看”的动态模式。

虽有调侃之意,但感受是真挚的。等游客多了,铁石墩村也许就从美丽乡村变成了新晋网红村,那种宁静与朴素的体验感怕是比较难得了。

关于铁石墩村的由来,网上对它的介绍几乎是一片空白,至于“木兰将军制造兵器的所在地”的说法也并非官方所言。但人们深信它有着一段深厚的历史人文,与木兰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

且当它是历史悠久吧。毕竟有黄陂这块古老土地的支撑。

这个昔日古朴的村落,为响应黄陂全域旅游发展,(依托木兰山风景区)现如今已经改造升级为一个旅游、休闲的度假村,村内建有不少民宿、农家乐。

“村湾变景点、农村变景区、民房变民宿”,不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有“美丽乡村示范村”之美誉。

尽管整个村落皆以全新的白墙灰瓦为主,但依旧不乏古朴之韵。

走进村内,宁静的氛围令人丝毫感受不到旅游发展后的浮躁,许多老房子依旧保留着传统建筑风格,门屋房梁之间仍是遵循着当地人的生活习俗。

村里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抽着烟,与我们笑谈的时候,两只眼睛微微眯成一条线,那悠然自得的模样令我印象深刻。

村子变漂亮了,环境变好了,老房变“新房”,经济方面又多了一份收入,难怪老人是满脸藏不住的笑意。

除了铁石墩村,包括罗汉寺街田铺村吴学湾、吴家大湾、军庙村尹家冲、刘咀村刘家老屋等也都是美丽乡村示范村,这不仅了振兴了乡村旅游,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令城市与乡村之间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共生建设。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黄陂区,更是以此打造更多示范村项目,令整个黄陂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

乡村助力城市发展、城市助力乡村振兴,二者之间成为真正的“生命共同体”。这不仅是在武汉黄陂,包括国内其他城市、乡村亦是如此。

地处黄陂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的铁石墩村,正是由此成为了武汉黄陂最美乡村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令其后来成为不少自驾游游客所青睐的目的地之一。

据当地村民说,不少自驾游去木兰山旅游的人,都会选择在铁石墩村住宿、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