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大会今日开幕,施一公高福等10多名院士齐聚光谷

2023-06-10   支点财经

原标题:生物产业大会今日开幕,施一公高福等10多名院士齐聚光谷

10日,第十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生物经济高层论坛上表示,过去十几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极大提升,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有效赋能生物医药产业,行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大会还举办了湖北省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联影智融、华大集团等多家国内前沿科研机构、企业共签约67个项目,总金额397亿元,涉及生物创新药、特色原料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服务等领域。

此次大会,邀请到邓子新、桂建芳、金宁一、匡廷云、马丁、舒红兵、元英进等两院院士10余人,吴炯、姚献平、张丹、杜昱光等外籍院士5人,以及国内外生物领域顶级专家、行业领军企业家、生物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共同为生物产业带来前沿化学科视角与深度思考的头脑风暴。

施一公院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总规模已达4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5倍,产业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面临挑战。例如,原创性的基础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在0到1的基础突破能力上,与美国有很大差距。“我们有些学科常年综合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过去十年,究竟有多少是率先突破0到1?这样巨大的反差是值得反思的,因为这些反差是生物医药能否领先世界的关键元素。”

与会的另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产业大会执行主席高福在论坛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从新冠流行中学到什么?”他认为,要学会包容和韧性,尤其是韧性方面,从生物产业角度讲,在全球都缺少口罩的情况下,唯独中国没有缺口罩,中国的机制体制灵活,产业韧性非常好,许多企业很快转型生产口罩。

高福院士同时还呼吁要关注绿色发展,推动可降解材料的进一步发展。他说,“今天口罩造成了相当严峻的环境污染,口罩跑到海洋里,跑到动物的胃里。生产可降解的口罩,这是绿色发展对大家的要求。”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是我国生物产业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会议,2007年首次举办,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本届大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18家国家级学(协)会、中国科技报社共同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主题为“新格局、新起点,构建生物经济发展新引擎”,会期三天(10日-12日),包括1场生物经济高层论坛、15场专题分论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现场会、重大签约、成果发布、专题展览、院企对接等20余场活动。

光谷生物城目前已集聚3000余家生物企业,400多个1类新药管线在研、50多个进入临床。光谷生物城已成为中部地区影响力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业体系门类最齐全、人才集聚效应最显著的生命健康产业聚集区,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辐射带动全省生物产业协同发展。

记者 王文华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