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起飞”低空经济,武汉定下6年超千亿目标

2024-06-21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通讯员 武经宣

6月20日,2024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武汉亮出目标:到2027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30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武汉市进入国内低空经济综合实力第一方阵。

大会上,武汉市经信局首次对《关于支持武汉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武汉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政策作出解读。

“首先是解决合法合规起飞问题。”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正在推进低空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加快起降基础设施建设等,制定武汉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分类分级划设低空飞行器适飞空域,并规划多层次、多场景城市低空航线网络。

“其次是培育特色应用场景,解决应用场景不丰富的问题。”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武汉已在低空智慧城市领域应用方面独具特色,在应急救援、河湖巡查、电力巡检、农林植保等领域应用较为成熟。例如,普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宙科技”)与东湖高新区合作的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将于2024年10月竣工验收,预计共部署无人机186架,自动机库128套,共规划航线超2000条。

“武汉正在加大力度丰富无人机应用场景。”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将拓展低空物流领域应用、定制低空物流试点航线;扩大文旅领域应用、积极培育低空旅游消费市场;拓展低空载人交通与应用、推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城市空中交通的应用。

聚焦企业培育、产业规模扩大等是冲击千亿级目标的关键。

大会上,中国光谷低空经济产业园、中国车谷低空经济产业园揭牌。其中,中国光谷低空经济产业园,落地在中国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将为低空经济及上下游企业、民航科研院校等机构提供产业和服务空间,充分发挥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引领作用。项目位于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主轴,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3.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项目一期A1座将打造为中国光谷低空经济示范区,整体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中国车谷低空经济产业园位于通航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15.28平方公里。目前,通航产业园以低空经济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结合各类型飞行器的多功能、个性化需求,加快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

打造地方经济创新载体,谋划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也将是武汉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的重要一环。据介绍,武汉将打造技术研发、制造创新平台不少于4家,创业团队、研发人员规模达到3000人。

在大会上,武汉市低空经济研究院正式揭牌,“低空经济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打造国家级的创新平台,促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武汉落地转化,积极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据介绍,武汉市低空经济研究院是由普宙科技联合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普宙科技董事长黄立指出,“研究院将牵头建立、提升行业标准,推动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为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同时有效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不断拓展武汉市低空经济产业相关工作能力,打造更高层次、更具有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当前,经过多年培育,武汉已有近200家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及销售培训服务的企业,其中具备整机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10余家,做无人机任务载荷及应用软件的相关企业10余家。此外,武汉已配备多个通用机场,5G网络高质量覆盖,数据中心、算力供给体系健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783a589517293007f40f13c2eb665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