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大宋宫词》:郭皇后没那么坏,为何下场会比宜修还要惨?

2022-10-17     小敏说动漫

原标题:重温《大宋宫词》:郭皇后没那么坏,为何下场会比宜修还要惨?

比起《甄嬛传》里的宜修,郭皇后虽然也有私心,但至少没有谋害过皇嗣,可结果,郭皇后却比宜修更惨,落得一个接连丧子,乃至于香消玉殒的下场。

郭皇后的悲惨遭遇令人唏嘘的同时,也让人深思,郭皇后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悲剧泥沼的。

贤良淑德只是人设

不管是宫里宫外,郭皇后在别人的心目中似乎都是贤良淑德的国母典范。

然而,郭皇后真的贤良淑德吗?

其实,贤良淑德只是郭皇后在外面打造的一个人设,就像明星刻意在粉丝面前给自己营造人设一样。

作为国朝皇后,贤良淑德这个名声有利于郭皇后坐稳皇后宝座。

但如果细看郭皇后的言行举止,就会发现贤良淑德仅仅是郭皇后的面具。

德昭被秦王暗杀后,襄王被诬入狱,郭皇后一听说德昭和襄王饮用的酒水是潘玉姝准备的,郭皇后立刻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拿剑刺杀潘玉姝。

如果郭皇后真的如外界传言是贤良淑德的人,即便潘玉姝真的是凶手,郭皇后出于本性也绝不可能做出当众杀人的举动,再者说,若潘玉姝真是凶手,也该交给寇准调查取证,如此草菅人命,实质只是出于嫉妒,想趁机为自己除掉一个情敌。

除此之外,刘娥被诬陷杀害皇孙,赵光义赐刘娥鸩酒,郭皇后不顾丧子之痛替刘娥求情,赵光义夸赞郭皇后贤惠,然而正如苏义简所说,郭皇后此举却是为了博得一个贤惠的名声,用今日的委屈来换取他日稳坐皇后宝座。

还有,潘玉姝怀疑郭皇后送来的安胎药致使自己滑胎,一气之下,潘玉姝用剪刀刺伤了郭皇后小腿。

后来,郭皇后只让潘玉姝在外面跪了一晚上就饶恕了她。

乍然一看,郭皇后还真是够善良大度的。

然而,结合她平时对潘玉姝的态度,郭皇后真能做到对潘玉姝这般宽容忍让?

其实,郭皇后只是为了通过这件事更进一步加深自己贤良淑德的美名而已。

毕竟连刺杀自己的人都能大度饶恕,在别人眼里,郭皇后可不就是圣人一样的存在嘛。

可惜,假的便是假的,装的再久也不可能变成真的,不仅不会变成真的,甚至还有可能反噬到自己。

刘娥无私奉献亲儿子吉儿顶替郭皇后儿子佑儿去大辽做质子,最后吉儿为国捐躯,刘娥和吉儿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皇上想将刘娥立为德妃。

这时,郭皇后嫉妒的小心思终于藏不住,她联合潘玉姝,利用两家势力,竭力抵制皇上将刘娥接回宫。

逼得刘娥不得不跑去为先帝守陵三年。

郭皇后以为自己目的终于得逞了,殊不知她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大祸患。

刘娥守陵期间,佑儿染上了天花,太医院众太医束手无策,恰巧刘娥会医治天花。

可惜等郭皇后将刘娥秘密请进宫时,佑儿却因为病情耽搁,已然药石无医。

郭皇后也伤心过度,香消玉殒。

郭皇后扮演了大半辈子的贤良淑德人设,可一旦露出本来面目,害人终害己。

行事太过冲动

郭皇后到死应该都不会想到佑儿之所以会感染上天花,是因为她这个亲娘做事太过于冲动而导致的。

佑儿感染上天花的原因,剧中虽然没有明示,但是根据蛛丝马迹,可以判断出:佑儿的天花是潘玉姝那个情夫从宫外带回来的。

侍女告诉郭皇后,潘玉姝贴身婢女带了一个陌生面孔的年轻太医去往潘玉姝寝宫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如果郭皇后够理智的话,她就应该像《知否》里面的大娘子一样,先是蹲点调查,然后等到下次潘玉姝再偷情时,直接抓潘玉姝一个人赃并获,让潘玉姝无可狡辩。

可郭皇后呢,她一听到消息便不顾三七二十一冲进潘玉姝寝宫抓奸,结果奸夫没抓到,自己倒是惹了一身骚。

不仅被皇上斥责身为皇后,未经调查便闯进嫔妃寝宫抓奸,既有失身份又显得行事草率冲动,更严重的后果是,郭皇后的这一举动,还导致自己亲儿子佑儿染上了天花。

根据时间线我们能看到,郭皇后去完潘玉姝寝宫没多久,佑儿便感染了天花,佑儿感染天花后,潘玉姝也染上了天花。

虽然潘玉姝是佑儿发病之后才发病的,但细细分析,佑儿的天花多半还是从潘玉姝那被郭皇后带回来的。

按理来说,刘娥给赵元侃写完信后,赵元侃便加严了宫内疫情防控,天花该是很难从民间传到宫内,可偏偏在这个当口,潘玉姝却将民间疫情重灾区的无症状天花感染者的情夫秘密带进了宫。

潘玉姝和情夫接触后,就成了A类密接,而郭皇后又在当时闯进潘玉姝寝宫抓奸,她就是B类密接。

B类密接的郭皇后,最后将病毒传染给了自己儿子,至于她为何没发病,可能她就是具有天花抗体的那部分人。

而佑儿年龄小,身子弱,自然很难抵抗天花病毒侵袭,这也是他为何比潘玉姝发病时间更早的原因。

就因为行事冲动,郭皇后不仅害了亲生儿子,最后还导致自己年纪轻轻香消玉殒。

可见,冲动还真是魔鬼!

缺乏大局意识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郭皇后还有一个致命短板就是:缺乏大局意识。

皇上在御驾亲征之前已经在私底下嘱咐过郭皇后,一旦自己死在战场上,就让郭皇后扶持佑儿登基为帝。

可后面我们也看到了,郭皇后在面对冀王的挑衅时,完全没有招架能力,最后竟然想到怂恿潘玉姝给皇上写信,催促皇上放弃澶渊,提前班师回京,帮自己把控大局。

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跟潘玉姝说得:“辽军即将攻打澶渊城,若是皇上这趟回不来,你我都会成为孀妇,到时候你们潘家、我们郭家都必定成为阶下之囚,你要让皇上知道,皇子比澶渊城重要,东京城比澶渊城更重要。”

郭皇后这番话可谓将她狭隘的格局暴露无遗。

一旦澶渊城失守,就算皇上回到东京,恐怕也很难守住东京,到时候,别说成为孀妇,保住皇子,护住郭潘两家,恐怕整个国家的人都成了辽人的阶下之囚。

国将不存何以为家?

赵元侃在御驾亲征之前还将国家托付给郭皇后,他不知道的是,郭皇后根本就不具备辅佐幼帝、把控朝局的眼界和格局。

即便因着家世出身,郭皇后有幸跻身于顶级权力阶层,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重温《大宋宫词》:二婚村妇刘娥赢得赵元侃的心,幸运背后是实力

大宋宫词:为何赵光义那么厌恶刘娥?屡屡反对赵元侃给刘娥名分?

分享转发

收藏点赞

是我最大的动力

#大宋宫词#

@新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7734dd48fcd0cbc94c5bff6c77f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