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无一善终?那是你不了解真实的“昭君出塞”!

2023-12-25   张桃子

原标题:四大美女无一善终?那是你不了解真实的“昭君出塞”!

在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女人,始终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刚刚完成进化后的“母系社会”,女人的地位甚至还高于男人,只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当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男人在历史上的地位达到顶峰,中国完全进入了“男权社会”。可即便如此,女人在历史的变迁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拿汉朝来说,虽然汉朝在历史上被称为“强汉”,但是,在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政权就沦为宦官和外戚轮番角逐的舞台,这样一来,很多大权在握的皇太后开始脱颖而出。遗憾的是,当时女人掌权被认为“与理不符”,得不到臣民们的拥戴,最终都唏嘘落幕。因此,现在回顾历史,也只有吕后、萧后、武则天、孝庄、慈禧等特别出类拔萃的强权女人会成为焦点,而其他人,则都成为历史的陪衬和牺牲品,包括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四大美女”

四大美女大家耳熟能详,西施、貂蝉、昭君、玉环,无一不是沉鱼落雁之美、闭月羞花之貌,但是,很可惜,再好的容貌也无法阻止她们最终都成为政治牺牲品的结局:

西施:

在吴越之争中,她身不由己地在夫差和勾践之间徘徊,后来与范蠡之间的绯闻又闹的满城尽知。关于西施的死,有多种传闻,但不管是被勾践所杀,还是沉水殉情,这都源于她对政治的参与;

貂蝉:

从王允到董卓、再到吕布,貂蝉也被塑造的十分传奇,如果深究起来,董卓的落败完全还要归功于貂蝉,但是,请相信,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周旋于多个男人之间。在史料的描述中,她与吕布两情相悦,但是,她的发迹也完全是因为政治而起,惨淡收场也就不算意外;

杨贵妃:

杨玉环最大的骂名可能就是“安史之乱”,可“安史之乱”完全就是杨国忠一手造成,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唐玄宗提拔杨国忠也许是爱屋及乌,这和杨玉环又有什么关联?以杨玉环在唐玄宗心里的地位,她想参与政治并非难事,但是,谁能找出她干涉朝政的证据吗?

贵妃冤啊!

王昭君

最后说一下今天的主人公王昭君。在诸多史料中,都将昭君描绘成“深宫怨妇”的形象:因为没有贿赂画师,被画师故意报复,从而错过了汉元帝的垂爱。后来匈奴求亲,昭君主动请缨,汉元帝这才看清了这个绝世美女。昭君走后,汉元帝痛恨画师,将弄虚作假的画师毛元寿处决,可这也改变不了昭君的悲惨命运。她先后改嫁两位匈奴单于,受尽屈辱,最后郁郁而终,享年只有33岁。

这就是如今对“昭君出塞”最普遍的认知,有鼻子有眼,让你不信都难。可我要说,这还真不是事实,因为对于王昭君来说,出塞是她幸福的开始

昭君是通过民间选美进入皇宫的,但是,汉朝皇宫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因此,昭君未能被皇帝临幸的几率也很大,在《汉书》中也只是记载“昭君入宫岁数,不得见御”,并没有提及所谓的画师,而汉朝也没有关于皇帝依据画像定临幸的规矩和记载,因此,画师一说可能就是为了衬托情节的杜撰而已,没有真实依据

另外,昭君出塞之后和当时的呼韩邪单于十分恩爱,还被封为“宁胡阏氏”,在《汉书·匈奴传》中还记载,她与呼韩邪单于所生的儿子被封为“右日逐王”,由此可见,呼韩邪单于对昭君是非常疼爱的;

后来呼韩邪单于去世,按照匈奴的传统,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的儿子,也就是新任单于,而她与这个单于的年龄相当,两人也格外亲密,在新单于继位之后,昭君一直都是单于皇后,并为其生下两个女儿。

野史中传说的昭君被祭天、怀念故土抑郁而死等说法都是一种猜测罢了,唯一的依据好像就是那首《怨词》: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可后来证明,这首词并非出自昭君,而其中对昭君的记载更是与实不符,因此,也就无法成为证据了

那凭什么说“昭君出塞”是昭君幸福的开始呢?

于私:

因为当时皇帝选美频频,以昭君在宫里的窘境,她连皇帝都见不着,更别说受宠了,只能碌碌无为、惶惶度日,对于一个妙龄女子来说,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出塞,让她从这种折磨中脱离出来,而且,娶她的单于虽然是塞外人,但对她都十分疼爱,而且她在匈奴的地位远比宫中要高得多,作为女人,夫复何求?

于公:

“昭君出塞”不仅避免了匈奴和汉朝之间的战争,双方在长达65年的时间里趋于和平;而且,还增强了汉族和匈奴之间在文化、贸易等领域的交流,这可能也是人们缅怀王昭君的根本原因

由此看来,在四大美女中,昭君的处境和结局应该还是最好的,并没有传言中那么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