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总是一眼就能被我们辨认出。
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总是一眼就能被我们辨认出。
因为孩子不能够选择自己的出身,他们的父母、生长环境都是设定好的,只等孩子按部就班地进行。在这期间,农村孩子都能够接受现状吗?
答案是不确定的,虽然我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子不嫌母丑,但是孩子接触到外面世界之后,怎么可能不产生触动和波澜呢?
“农村娃”和“城里娃”,区别到底在哪?
环境不同导致眼界不同
就算是农村的建设再先进,也是很难比得上现代化高科技的城市。就是单单从楼房的高矮来比较,就能够有所分辨。置身于城市当中,就是会有一种繁华的感觉,而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整个人都会莫名地变得懒散。
并且,农村经济的发展处处受限,如今大多数农村家庭还都是靠天吃饭,春种秋收,勤勤恳恳把汗水洒在土地上。也正是因为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农村人的守财程度要更重一些。
受到父母的影响之后,孩子在这方面的态度也会和家长如出一辙。但有些孩子会做出相反的行为,因为自己的欲望长时间别压抑,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马上爆发出来。
甚至,农村孩子染上攀比和虚荣的坏习惯的比例也会更大一些。因为他们迟早是会走出农村走入城市的,就算是短暂的求学,他们也容易在物欲横流的大城市中迷失自己。
农村娃很难出人头地
时光倒退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或许都是正能量的化身和代表,他们对待学习异常认真,就算是智商没有城市学生那么出众,但是他们会凭借自己顽强的学习毅力赶超过来的。
但在最近的几年,这种情况慢慢减少,甚至是非常罕见,我们在高考、中考当中,几乎不能看见农村学生排在靠前的位置,反而是城市当中家境优越的孩子拔得头筹。
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业难度的不断升级。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学习的力量很难取胜,必须要补课,得到老师额外的帮忙和助攻。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
这样一来,农村父母就算是有想法支持学生,让他们拥有享受老师补课的权利,但终归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兜里的钱无法支撑,最后只能无奈选择放弃,任由孩子自由发展。
农村娃的吃苦能力更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农村孩子是大山孩子的原因,他们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担任着吃苦耐劳的劳动模范角色,班级里有什么脏活累活,他们都会毫无怨言,坚持自己的选择。
面对这样的行为,不少城市孩子会觉得农村孩子有一些傻,不知道保护自己,甚至是心甘情愿地吃亏。虽然嘴上说着要照顾他们,但心底里会忍不住想要捉弄他们,只是为了短暂的快感。
但吃亏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或许就是因为农村娃知道自己的天资不聪慧,比不上城市的孩子聪明,但是他们不抱怨,会用另一种方式追赶回来。早晚有一天会赶上的,不是吗?
农村娃想要逆袭,其实更简单
相比于出生在农村享受不到什么优质待遇的城市孩子来说,自己好像是生来什么都具备了,犹如含着金汤匙出生一样。全家人一起呵护着他,享受着现阶段最美好的东西。
在这种糖衣炮弹的攻击之下,城市孩子的品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一些改变,他们就像是自带好吃懒做的属性一样,小少爷小公主的各种坏习惯都展现出来。
而农村娃就有所不同,或许是他们眼界较低,没见过什么大市面,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所以他们会紧紧抓住眼前的资源,上演低开高走的戏码。
今日小结:
你对农村娃有什么偏见吗?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