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运用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将22颗卫星分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新的历史纪录。
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标准型电热推进模块随用户卫星成功入轨。据悉,此次随用户卫星入轨的标准型电热推进模块,是易动宇航研发的电热微推进系列产品的第三次在轨应用。
近几年,微纳卫星发射数量激增,卫星在到达使用期限后,若无法主动脱离轨道,就会一直漂浮在近地轨道上,成为太空垃圾。当太空垃圾日渐增多便会造成太空交通拥堵,引发太空安全问题,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监管措施,要求微小卫星须安装主动离轨装置才允许发射。
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枭雄博士介绍:这款标准型电热推力器,就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离轨动力装置,与传统电推进装置相比,重量轻,也就0.5公斤左右,就能满足百公斤级别卫星的离轨动力需求;同时电能消耗量很低,在同等推力下,电能消耗甚至不到传统电推进装置的十分之一,节省了大量卫星能源;产品结构十分简单,因此它的成本很低,生产流程简单,可以实现快速批量化生产。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将会是一款非常适用于微纳卫星应用场景的推力器产品,包括微纳卫星的快速入轨、组网、寿命末期主动离轨等等。
我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于2021年5月发布了《关于促进微小卫星有序发展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微小卫星应具备必要的能力以利于实施离轨,避免长期占用常用轨道”,这项通知的发布不仅推动了业内对微纳卫星新型动力系统的需求,也对技术研发与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装配主管高传安表示:这个机器是测试产品的稳定性,稳定性要达到客户在使用时比较放心,所以专门做了这个实验。这是在真空的条件下,模拟外太空的环境,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跟工作的情况相一致。
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检验主管张秀杰说道:“我的工作主要是检验工作,因为是航天产品,我们对这些产品的零部件进行多余物的处理、多余物的检验,来保证这些产品上天以后正常的运行。”
航天发展,动力先行!为了能够实现“安全性好”、“体积小”、“冲量精度高”的要求,易动宇航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反复试验和测试。
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电路设计负责人王建伟博士介绍:这是我们电弧推进系统的电源控制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通过CAN总线接收卫星的控制信号,输出推力,太空环境是复杂的真空环境,它的温度变化比较大,而且在真空环境中,存在各种辐照、太阳单离子等对产品有干扰的条件,我们为了提高环境适应性、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计上采用了降额设计,冗余设计,在产品设计、制造以及测试过程,覆盖了热真空、热循环、力学的各种试验,为了提高产品适应能力,验证产品在太空中运行的实际状况。
当下,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需求量越来越大,科技部门也为适应未来国际航天科技事业的市场要求,着重于各项航天器的研发工作。易动宇航主要聚焦微小卫星的动力系统研发,核心宗旨是致力于为卫星用户提供可靠性、低成本、安全性好的推进产品。
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经理贾云涛博士强调:对于传统的航天电推进普遍采用氙气、氪气作为推进剂,这类稀有气体都是不可持续获取的资源,随着微小卫星的快速发展,卫星的发射数量逐渐增多,对于这种稀有资源的需求量将非常庞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这种的传统推进剂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卫星推进系统的需求。因此,我们团队选择了非常规的路径,开发了以氨气为工质的电热、电弧推进系统,推进剂获取更加容易、简单,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我们的愿景是让太空更自由,希望通过我们因队持续不断的努力,为未来卫星安全有序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节目于7月24日在北京财经频道播出。
广通社-北京直通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责编:李琪 | 编导:田聪 )